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庭化”迁移的出现,致使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儿童跟随父母从农村移居到城市,形成了一个新的社会弱势群体——随迁儿童。我国农村和城市在生活习惯、生活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随迁必然给儿童的心理适应和能力发展带来一定影响。另外,随迁儿童离开原有的生活环境,进入新环境中,需要面对更为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与儿童在原有环境中接收的信息之间存在或多或少的冲突,如何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对随迁儿童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当人们面临困难或干扰时,大脑能根据以往经验,利用有限的认知资源来解决困难或排除干扰,从而优化当前行为(Miller&Cohen,2001)。抑制能力是任何认知加工和学习的前提,是儿童能力的一种体现,对于个体的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本研究采用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不同家庭文化背景下的两类儿童,也就是随迁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心理适应和能力。其中,儿童心理适应包括自尊、幸福感、孤独感和抑郁感四个方面,能力包括教师评定的社会能力和儿童在flanker任务中体现的抑制能力。由于抑制能力对儿童心理适应和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还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同步记录两类儿童完成实验任务时的脑电活动,探究两类儿童抑制能力的神经机制,以期为儿童的心理适应和能力发展提供实证研究和理论依据。
本研究得到以下几条结论:
(1)城市儿童的自尊和幸福感高于随迁儿童,随迁儿童的社会能力高于城市儿童,两类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感差异不显著;女生在自尊、幸福感和社会能力方面优于男生,在孤独感和抑郁感上低于男生;
(2)城市儿童父母的积极教养显著高于随迁儿童父母,两类父母在对待男孩比对待女孩时均使用更多的消极教养方式;
(3)父母之间积极教养存在高相关,消极教养也存在高相关,即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高度一致性;
(4)城市儿童的父亲积极教养可以调节母亲积极教养和儿童自尊之间的关系,父亲消极教养可以调节母亲消极教养和儿童自尊、幸福感、孤独感之间的关系;随迁儿童的父亲消极教养可以调节母亲消极教养和儿童孤独感、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
(5)flanker任务中,一致条件下两类儿童的反应时明显低于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两类儿童无明显差异;
(6)随迁儿童在不一致条件下的P1平均振幅均比一致条件下的P1平均振幅更正,城市儿童则不存在显著差别,说明随迁儿童相比于城市儿童对刺激整体的一致和不一致性更为敏感;
(7)随迁儿童F3电极位置上的P2平均振幅比F4电极位置上的P2平均振幅更正,城市儿童差异不显著,说明随迁儿童在完成任务中左半球的激活更为明显;
(8)两类儿童额区的N2平均振幅比中央区的平均振幅更负,说明额区更为激活具有儿童普遍性。
本研究采用问卷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不同家庭文化背景下的两类儿童,也就是随迁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心理适应和能力。其中,儿童心理适应包括自尊、幸福感、孤独感和抑郁感四个方面,能力包括教师评定的社会能力和儿童在flanker任务中体现的抑制能力。由于抑制能力对儿童心理适应和社会能力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还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同步记录两类儿童完成实验任务时的脑电活动,探究两类儿童抑制能力的神经机制,以期为儿童的心理适应和能力发展提供实证研究和理论依据。
本研究得到以下几条结论:
(1)城市儿童的自尊和幸福感高于随迁儿童,随迁儿童的社会能力高于城市儿童,两类儿童的孤独感和抑郁感差异不显著;女生在自尊、幸福感和社会能力方面优于男生,在孤独感和抑郁感上低于男生;
(2)城市儿童父母的积极教养显著高于随迁儿童父母,两类父母在对待男孩比对待女孩时均使用更多的消极教养方式;
(3)父母之间积极教养存在高相关,消极教养也存在高相关,即家庭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高度一致性;
(4)城市儿童的父亲积极教养可以调节母亲积极教养和儿童自尊之间的关系,父亲消极教养可以调节母亲消极教养和儿童自尊、幸福感、孤独感之间的关系;随迁儿童的父亲消极教养可以调节母亲消极教养和儿童孤独感、社会能力之间的关系;
(5)flanker任务中,一致条件下两类儿童的反应时明显低于不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两类儿童无明显差异;
(6)随迁儿童在不一致条件下的P1平均振幅均比一致条件下的P1平均振幅更正,城市儿童则不存在显著差别,说明随迁儿童相比于城市儿童对刺激整体的一致和不一致性更为敏感;
(7)随迁儿童F3电极位置上的P2平均振幅比F4电极位置上的P2平均振幅更正,城市儿童差异不显著,说明随迁儿童在完成任务中左半球的激活更为明显;
(8)两类儿童额区的N2平均振幅比中央区的平均振幅更负,说明额区更为激活具有儿童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