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南京意象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niao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当代影视作品中的南京意象为研究对象,以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理论为理论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跨学科研究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涉及南京符号的当代电影和电视剧进行梳理,试图厘清并解答三个问题,一是南京的城市意象具体是什么?二是南京意象在影视作品中是如何表现的?三是南京意象是怎么形成的?第一章对意象和城市意象的概念作出界定,梳理城市意象的两大构成元素,分析物质性和非物质性元素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对影视作品中的南京人文意象进行考察,选取南京独特的人文景观,结合影视作品中的明城墙、秦淮河影像,分析其延续的文化内涵及符号意义。第三章对影视作品中的南京战争意象进行考察,基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史实,分别梳理南京大屠杀题材和民国题材影视作品中的战争意象。第四章对影视作品中的南京当代意象进行考察,分别以第六代导演娄烨的电影作品、青春题材影视作品、现代都市题材影视作品为样本,探究其中的南京当代都市意象,找寻不同作品间当代意象的个性和共性。第五章把南京视为多元符号的集结体,承接前四章论述,揭示南京的影像审美特质,从政治、经济、文化、个性四个维度,探寻南京与南京意象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南京丰富的符码意义是如何推动南京意象的生成和表达的。论文指出,南京的自然地貌、历史人文、市民市井、传统风俗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南京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而南京独特的城市意象是解读南京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重要途径。影视作品中的南京意象是创作者用影像建构出一种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南京城市形象。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民国旧都,南京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上的南北融合,造就了南京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多元性,对应在影视作品中便是多元化的南京意象。其次,南京意象也是多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南京意象在建构和表达南京城市空间时,必然也是在被不断更新和完善的。
其他文献
利用2001~2007年MODIS卫星数据,借助6S辐射传输模式,采用目前较为成熟的暗像元方法,在分析MODIS红光、蓝光和近红外波段对气溶胶敏感性的基础上,反演福建沿海地区三大城市群福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窄带物联网NB-IoT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国内高校的NB-IoT实验室建设相对滞后,为适应“新工科”建设需求,培养新兴物联网技术方面具有创新实践
通过借鉴国外有关犯罪预备的立法经验,分析了我国刑法中对犯罪预备规定的弊端,提出对我国现行有关犯罪预备之规定的修改建议。
情感上的缺憾对张爱玲的创作影响重大.张爱玲童年时代失爱于家庭,青年时代失落于爱情,又和家庭一起失落于时代,所有这些体验,参与了她日后对于新的人生经验和行为方式的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关键点在知识和技能的结合上,为此,我校在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从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