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主旨是从生存论角度对卡夫卡的小说进行哲学解读,分析卡夫卡小说的精神构成。全文由九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由两部分内容构成:首先阐明从生存论角度出发对小说的理解,作者认为所有的小说都是以文学的语言对人类生存状态、生存境况和生存方式的描述;其次论述了为什么要选择卡夫卡进行生存论哲学解读的理由。引言后的正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卡夫卡所描绘的“跌落”与“被抛”状态,指出了“跌落”与“被抛”是生存论的本来状态,卡夫卡以他形象的笔墨对这一状态进行了深刻的艺术再现,并指出,卡夫卡创作的这一特点,以前并未得到很好的揭示。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卡夫卡小说中所呈现的“无知”与“自欺”这两种精神状态,认为卡夫卡的每一部重要小说,都为我们展开了无知之幕,而“自欺”是卡夫卡一些作品的主旨,只有从这一点出发才能很好地理解他的这些作品,这是以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这一部分中作者还就艺术与“自欺”之间的关系谈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的实质就是一种“自欺”,但这“自欺”并不是欺骗,它实质是通过形态上的以无为有、以假为真,实现精神上的转虚为实、转意为形。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卡夫卡的两个重要主题:一是人的丧失,二是“牢笼意识”。作者认为所谓“丧失”就是人之为人的可能性的丧失,虽然“丧失”与异化并无实质性的不同,但它比“异化”概念能够更切近地揭示卡夫卡小说的内容构成和艺术特征。另一方面分析了卡夫卡所具有的“牢笼意识”,指出卡夫卡的牢笼意识对他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他笔下的人物大都背负着自己的精神牢笼,而背负着精神牢笼的人,必然导致自我丧失。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卡夫卡作品所表现的精神焦虑,认为卡夫卡的几乎所有重要作品都弥漫着一种焦虑的情绪。卡夫卡的小说既表现了对无意义的焦虑,也表现了对罪责的焦虑,但他并没有为人类真正找到克服焦虑的途径。在克服焦虑的努力中,卡夫卡的人物都是失败的。如果融入非理性的生存系统之中,表面上克服了生存的焦虑,实际上却陷入了非本真的沉沦状态之中,陷入了自我丧失之中。第五部分主要分析了卡夫卡对非理性权力和非理性权威的揭示。文章对这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指出了非理性权力和非理性权威是相互依存的。非理性权力要维持自己的现实存在,必然要借助一种非理性的体制,由此形成非理性的权力场和非理性的生存系统。卡夫卡不仅揭示了这种非理性权力的运作方式,还描绘了这种非理性生存系统的特点。非理性权力建立于人 们盲目服从也即盲目授权的基础之上,正是这种非理性的盲目性,才导致了非理性 权力的权威化。非理性权威对非理性的权力场的形成和非理性的生存系统的建立具 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力。而这种非理性的权力场和非理性的权威一旦形成,生活于其 中的人们必然要遭到剥夺和奴役。这正是非理性权力与非理性权威最根本的残暴之 处。第六部分主要分析了卡夫卡所描写的主要人物的生存方式,这些人物无一不在 沉沦与本真之间挣扎,文章指出,正是通过对这种“挣扎”的描绘,卡夫卡呈现了 现代人生存的困境。第七部分首先从生存论角度对卡夫卡的小说所展现的世界进行 了概述,然后论述了卡夫卡的作品对当代生活、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的小说创作的启._示,并从卡夫卡的研究,谈到目前的文学批评,认为批评家更应该有深厚的哲学修越g 养。这一部分中作者还就卡夫卡为艺术献身的精神给我们的启示发表了看法。“结之 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