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层办公建筑已从以自用型为主转为以租售型为主,信息时代办公模式的多元化发展使高层办公建筑出现了复合化、巨大化、智能化和人性化等多种发展趋势。这些趋势对高层办公建筑的空间灵活性提出了诸多新要求。因此,高层办公建筑的空间适应性设计研究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回顾国内外高层办公建筑的发展历程、总结空间适应性设计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高层办公建筑空间适应性设计原则,并从支撑体、围护分隔构件、设备系统三个层级展开了对高层办公空间适应性设计策略的研究与论述。
高层办公建筑的结构体系是影响其空间适应性的先决性条件和整体性因素。论文首先论述了如何在高层办公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经济合理性基础上,通过优化结构选型赋予建筑空间更大的可变性和适应性。而后分别从水平、竖向两个空间维度上对结构体系进行了探讨:其中水平空间主要探讨了有柱空间和无柱大空间的空间适应性潜力及结构选型策略;竖向空间主要探讨了特殊层高空间的适应性潜力及结构选型策略。其中,特殊层高的空间适应性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核心筒是支撑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楼层中的布局关系决定了楼层空间的尺度和适应性特点。本文在归纳了核心筒分类、提炼核心筒布局原型的基础上,结合典型案例创新性地论述了核心筒布局对楼层空间适应性的影响。
墙体是水平空间的围护和划分构件,其中结构墙体是支撑体的一部分,无法轻易变更,其平面布局和数量、洞口位置及形式决定了楼层空间的灵活性潜力。非结构墙体是围护楼层空间和灵活分隔内部空间的构件:建筑表皮与内部空间的适应性关系是本文探新性的论述;内部隔墙、舱体模块和办公家具是内部空间灵活划分的方式,其中舱体模块空间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楼盖体系是分隔竖向空间的构件,本文从水平与竖向两个空间维度对楼盖体系选型进行了研究。一方面通过优化楼盖体系选型来提高水平空间灵活分隔的潜力,另一方面,通过标准化的预制楼盖体系来实现楼层竖向空间拆分与合并的灵活性。其中,可变化的层高策略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设备系统的部分主要探讨了电气、空调与电梯系统对空间适应性的影响及适应性策略。电梯与休息平台相结合的停靠方式是本文创新点。
综上所述,本文从结构选型、核心筒、墙体、家具、模块、楼盖体系和设备系统对高层办公建筑的空间适应性进行了较系统的探讨与研究,拟以此来丰富高层办公建筑适应性设计的理论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