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发酵豆豉后发酵过程的动态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di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豆豉是以整粒大豆或(豆瓣)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制曲、发酵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的大豆发酵食品。豆豉天然发酵生产周期过长,受季节气温的限制不能常年生产,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厂房利用,资金周转,市场供应和规模扩大,增加了厂家的生产成本。为了控制发酵,实现豆豉生产的工业化,必须实现纯种发酵。要想实现纯种发酵及工业化生产,其前提是了解自然发酵产品中微生物的分布﹑变化及其与基质之间的关系,掌握其发酵机理,确定各微生物菌群在发酵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然后才能筛选出合适的目的菌种进行纯种发酵,实现豆豉的规模化工业生产。同时也要了解后发酵过程中生成的主要营养成份和风味物质的含量及变化。豆豉后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对产品成熟时间和产品风味有很大影响,只有各理化指标都达到国家标准,产品才能成熟。同时也测定了关键酶酶活在后发酵过程中的变化,确定了它们对后发酵过程的影响。本论文通过研究豆豉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相的变化、理化指标和关键酶酶活的变化以及盐度对豆豉后发酵周期的影响,确定了豆豉后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群,由理化指标的变化趋势确定了后发酵周期,并降低了盐度。对豆豉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菌相变化的研究表明,豆豉后发酵过程中主要起作用的微生物是细菌、霉菌和酵母菌。后发酵前六天,微生物数量变化较大。细菌总数由制曲末期的7.9×109cfu/g迅速降低,到后发酵的第六天降为0.085×106cfu/g,以后继续降低,但降低的趋势越来越缓慢,后发酵十五天后细菌总数基本趋于平稳。由对优势菌群的鉴定可知细菌主要是乳酸菌,乳酸菌可以产生乳酸和醋酸等有机酸。有机酸也是豆豉风味物质的重要成分。在豆豉后发酵初期,酵母菌大量繁殖,出现了一个高峰。随着后发酵的继续进行,由于酸性代谢产物和酒精的积累,酵母菌的活性受到抑制,所以在后发酵7天以后酵母菌数量急剧下降,18天以后酵母菌总数基本维持在一个较稳定的低数量水平上。经鉴定酵母菌优势菌群主要是鲁氏酵母菌Saccharomyces rouxii。后发酵初期,霉菌的生长已经基本停止并逐渐消亡,但霉菌所产生的酶类继续发挥作用。在计数平板培养基中的菌落数目基本保持不变,数量级在102~103之间。经鉴定优势菌群是米曲霉。对后发酵过程中理化指标变化的研究表明,豆豉后发酵过程中氨基酸态氮含量逐渐增加,前期变化较快,后期变化较慢,第21天时达到0.655%,符合国家标准,且在以后的几天里其含量变化不大。还原糖在豆豉后发酵过程中的变化不是很明显,变化很小,后发酵开始时略有上升,但整体呈下降趋势。总酸含量是逐渐增加的,初期上升明显,后期缓慢,最后达到1.5%。后发酵过程中蛋白酶的活力总体呈下降趋势。纤维素酶的活力总体是呈下降趋势的,中间略有波动。对添加不同食盐量的豆豉的后发酵过程进行研究,随着盐度的升高微生物含量下降,豆豉成熟时间延长,在保证质量和风味的前提下,食盐添加量为9%的豆豉产品成熟时间短,可以降低成本、缩短豆豉生产周期,并且食盐含量低可以降低高盐量对人体的危害。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突破了人工机械的限制,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增强,实现了成本的有效降低,提高了生产效率。在工业生产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是基本的技术保障,为自动化和智能
2001年开始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确立了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作为科学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学科观念,
基于对两油楔径向滑动轴承内孔油楔的数控铣、单半镗、加垫加工等加工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与实践验证,结果表明数控铣可避免装配误差,提高加工精度,缩短生产周期。
林徽因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具个性和创作力的作家。由于种种原因,对其文学创作的研究直到新时期才逐渐活跃并走向成熟,而这一时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其生平史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传统的单一品种、大批量刚性生产已经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高精度的柔性生产。同时,关注过程的理念也深入人心。但是传统过程控制方法在小批量生产领
随着世界各国对建筑节能的日益重视,普通玻璃幕墙保温性能差、能耗大、通风不畅、光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因此必须对玻璃幕墙进行建筑节能设计。针对我国目前大型公共建筑玻璃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交流电机调速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数字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各种新的控制方法和调速手段得以应用在实际控制系统中,使得现代伺服系统朝着小型化
对于工程建设而言,施工质量就是其生命所在,质量的高低决定其价值的高低,而且桥梁工程因其用途的特殊性,其质量更是关系到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对于
本文在综合研究大量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史学界迄无定论的先商文化及其渊源与发展提出了大胆而富有独创性的见解。作者的主要观点是:豫东、鲁西南一带考古发现的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作为边缘法学的法律语言学的学科地位在事实上得以确立,法言法语渐被纳入学科研究对象.此外,作为现代语言学的分支,语体学已相对成熟,但法学语体问题却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