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污染治理问题已成为全球观注的环境问题之一。我国北方一些城市冬季温度较低,低温导致污水处理能力下降。本课题组针对这一问题,将低温耐冷菌固定到低温污水处理器中并长期运行,效果良好。本研究主要分析低温生物膜中微生物脱氢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来探求应用脱氢酶活性来反映低温污水处理效果的方法。采用固定化方法后将低温微生物固定到生物反应器中,对低温污水COD、B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2.89%和90%。通过分析低温生物膜脱氢酶活性及影响因素,表明在低温4℃下,低温生物膜具有一定的脱氢酶活性,其脱氢酶反应的最适pH为8.5,最适反应时间是3小时,最适温度为30℃。低温生物膜的活性主要来自其上面的低温微生物,分离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组成低温生物膜的微生物主要有8种,发现它们分别属于丛毛单胞菌属、黄杆菌属、节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微球菌属、假单胞杆菌属、无色菌属和弧菌属。通过活细菌数(ABN)与TTC-还原染色对比试验得知这八株耐冷菌都具有脱氢酶活性,但是活性大小有很大差别。进一步对它们的脱氢酶活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说明这8株菌在4℃-45℃范围内都具有脱氢酶活性,而最适温度一般在20℃或30℃,因此在中温和低温条件下都能有效的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在最适温度和4℃下,测定最适pH值,发现在pH值7.0-9.0范围内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活性;每株菌的最适反应时间也不同,其中S3反应时间相对最快,S2和S4则比较慢。8株菌中S3的脱氢酶活性最大,可达到14.64mgTF/gSS左右,S4和S6的脱氢酶活性也较大,分别为13.34mgTF/gSS和12.76mgTF/gSS。S1的脱氢酶活性在这8株菌中最低,只能达到2.59mgTF/gSS。试验证明:采用固定化耐冷菌的方法能够改善低温污水处理效果。在生物膜系统中的耐冷菌在4℃-45℃范围内都具有脱氢酶活性,因此能耐受季节变换过程中温度升高和降低的冲击,在低温和中温污水处理中起到良好的作用。S3、S4和S6三株耐冷菌有较强的脱氢酶活性,适合大量投入到低温反应器中,这对于处理我国冬季低温污水问题有很好的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