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国内典型的城市历史文化型游憩商业区之一南京夫子庙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和室内数据处理分析,研究了游憩者空间知觉意象,旨在描述夫子庙真实具体的公众知觉意象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
文章主要围绕空间知觉意象的知觉频率及其与空间行为的关系,空间知觉单元类型及其影响因素两大问题。首先分析游憩者空间知觉频率特征,并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将各知觉单元的频率特征具体反映到图件当中,以直观反映游憩者对夫子庙的空间知觉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夫子庙游憩者的空间知觉意象具有“一点两线”三个知觉中心:泮池、夫子庙广场、孔庙一线,秦淮河一线,江南贡院一点;知觉意象以“一点两线”三个中心向外扩散,且具有扩散异向性。进一步分析游憩者空间知觉频率与空间行为关系。利用由游憩者知觉到某空间单元的人数占实际调查中对游憩空间形成了知觉意象的总人数的百分比计算出的空间单元“知觉指数”,由把某空间单元作为自己游览过程中停留最久地点的游憩者人数占实际调查中标记有自己停留最久地点的游憩者总人数的百分比计算出的“停留指数”和由游憩者经过某空间单元的游憩者人数占实际调查中在游憩区发生了空间行为的游憩者总人数的百分比计算出的“活动指数”,采用非参相关分析方法具体量化分析空间知觉频率与游憩者停留最久地点及活动空间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空间知觉意象与停留最久地点分布呈较强正相关,而与活动空间的分布基本不相关。进一步对应分析空间知觉意象与停留最久地点分布及活动空间的分布,发现空间知觉频率与各空间单元的场所功能属性很有关系。游憩者对夫子庙知觉频率高的空间多为历史文化类场所,知觉频率低的空间多为商业经营场所。再分析游憩者空间知觉意象的空间单元类型,发现空间知觉单元的数量和知觉频率极不匹配,知觉单元中商业类空间数量多而知觉频率普遍很低,而非商业类空间被知觉到的总数稍少,知觉频率却很高。另外空间知觉单元类型与知觉频率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进一步探讨空间知觉意象的空间单元类型影响因素,通过交叉分析得出年龄、熟悉度、最大吸引物游览目的不同的游憩者知觉到空间单元类型差异很大。进而通过构建游憩者知觉到商业类和非商业类空间概率的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影响游憩者知觉到的空间单元类型的因素按照具体影响强弱程度依次为游览目的、最大吸引物、熟悉感和年龄。
通过对夫子庙的实证研究,本文得出几点主要研究结论:
第一,对于历史文化型的城市游憩商业区,游憩者对其历史文化类场所的知觉程度相对更高,而对商业经营场所的知觉程度相对要低;空间知觉频率与空间单元的功能属性很有关系,而与知觉主体的空间行为关系不大;第二,文中用于表征空间知觉情况和使用情况的“知觉指数”和“停留指数”、“活动指数”,能有效用于从较为精确的统计分析角度来衡量空间单元的知觉情况和使用情况之间的具体相关关系;第三,通过构建影响空间知觉意象类型的Logistic概率化回归模型,能有效地分析具体影响游憩者空间知觉类型的因素及其影响强弱程度,相比现有的对空间知觉差异因素简单统计分析以及对影响因素的描述分析更为深入。
最后综合研究得到的历史文化型游憩商业区的公众空间知觉意象及其形成的影响因素,文章给出一些有关此类游憩区规划和管理的相关启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