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效益约束下莫莫格湿地补水方案区间优化模型研究

来源 :长春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yk_csd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内陆湿地、水域生态系统与珍稀湿地鸟类的自然保护区,是镇赉县重要的生态支柱。然而,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气候条件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的加剧,莫莫格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截至2012年,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已经减少了一半以上,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生态环境十分脆弱。2013年吉林省水利厅启动实施“河湖连通工程”,为包括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内的吉林西部地区的湖泡供水,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工程引水量过多会对引水河段及下游的生态系统和水文情势产生影响,同时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为了减少引水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避免浪费资源,制定科学合理的引水方案成为引水工程的关键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吉林西部供水工程”为依托,在对比分析现行的几种优化方法基础上,针对研究区参数和变量的不确定性问题,结合研究区的水文和生态特性,根据参数和变量的取值区间,采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区间规划方法,首先计算出了适合莫莫格自然保护区湿地的生态需水量。其次,将水利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者结合,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区域环境特征,构建了适合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指标体系,计算了引水工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然后,本文根据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具体情况并联系工程实际,考虑生态效益,以减少引水量为目标,运用区间规划方法,建立基于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区间优化模型,从而得到引水量最少的优化方案。经计算,本文得出的优化方案与工程规划方案相比,总引水量减少300~2220×10~4m~3,总引水量降低幅度在[3.69%,27.32%]之间,达到了在保证生态效益的条件下减少引水量的目的。从优化方案的结果看,总引水量的减少主要是引洪水量的减少,而常态引水量减小的很少。因此,为了提高过境水利用率,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根据优化模型的结果,最后,本文在优化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再优化。再优化方案的下限结果与第一次优化方案的下限结果对比,引洪水量提高了3.14倍。再优化方案,提高了过境水利用率,实现了洪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了对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引水河段下游的水文情势及生态环境的影响,优化了工程的引水调度,为决策者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和科学的理论依据,对于河湖连通工程理论的实践应用做出了重要探索。
其他文献
裂缝性煤层中微裂缝发育比较普遍,钻进中钻井液侵入会降低井眼周围地层的有效应力,从而使煤层井眼附近更容易进入损伤状态,出现坍塌导致的井眼扩径现象。本文开展了相关室内
自密实钢管混凝土短柱是将自密实混凝土灌入钢管内部而形成的组合构件。与普通钢管混凝土短柱相比,自密实钢管混凝土短柱施工更加方便快捷,且施工质量更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
目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SA)是引起人类感染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重要致病菌,其细菌外毒素肠毒素(Staphylococcal enterotoxins,SEs)可通过污染食品而导致
金属硫化物是一种具有奇特的光学、电学、磁学、力学以及催化等性能的半导体材料。其中,Cu2_xS纳米晶由于具有强局域表面等离子共振(LSPR)效应和宽吸收光谱,因而具有良好的光
乙烯产业作为石油化工行业的支柱,其生产能力是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国家经济繁荣起到关键性作用。近年来,我国乙烯产量急剧增长,但是相比部分发达国家仍存在高能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卫星整流罩装配型架自动化及通用化程度不高的现状,从高效率、高质量和柔性化装配的角度出发,研制出一种能够适用于多种型号卫星整流罩装配的通用自动化型架
C-H键官能团化反应由于其极大的缩短了合成步骤,近些年受到有机化学家的广泛关注。本论文基于C-H键的官能团化,成功实现了 C-O键、C-N键、C-S键、C-Se键以及C-X(C1、Br、I)键
临盘油田位于惠民凹陷的西南部,油气资源丰富,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近期油田在钻探开发过程偶然发现了沙一段油页岩夹层中的薄层含油砂体,而前期对沙一段研究主要集中在沙一
聚酰胺是美国Du Pont公司最先开发用于纤维的树脂,于1939年实现工业化。目前,聚酰胺品种可多达几十种,其中以聚酰胺-6、聚酰胺-66和聚酰胺-610的应用最广泛。聚酰胺主要用于
ITQ-13分子筛隶属于ITH家族,为正交晶系,具有独特的三维正交孔道体系,是唯一同时具有九元环与十元环的分子筛,其孔道结构与ZSM-5分子筛相似,尺寸相对较窄,因而在吸附以及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