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应用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omputed tomography,MSCT)对特定患者进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探讨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的MS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2、分析MB的形态学特点,测量MB的长度与厚度,统计分析MB与血管粥样硬化的关系。3、通过对冠状动脉CT成像的方法学进行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质量。对象与方法1、900例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常规准备后行16层螺旋CT检查,观察MB的典型MSCT表现,诊断MB并统计MB发生的部位。2、将载有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的血管分为桥前段、桥段及桥后段,统计各段的粥样硬化发生率;测量MB的长度与厚度,将MB以厚度2mm为界分为浅表型MB与深在型MB;根据其桥前段有无粥样硬化的形成将MB分为硬化组与无硬化组,统计分析两组与MB长度、厚度的关系,所得结果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3、将900例患者的冠状动脉CT图像分为满足诊断、基本满足诊断、无法满足诊断3种级别,对各级别的成像影响因素及后处理技术进行研究,找出提高图像质量的方法。结果1、900例图像中,除去31例因图像质量差无法满足诊断要求外,共诊断MB71例。其中65例(91.5%)发生于左前降支(left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均位于LAD的中段;2例位于右冠状动脉中段;1例位于对角支;2例位于钝缘支;另1例于对角支及钝缘支同时发现MB的存在。MB的检出率为8.17%。2、65例发生于LAD中段的MB入组实验。载MCA血管桥前段发生粥样硬化25例,桥段0例,桥后段2例。桥前段最容易发生粥样硬化,具有统计学差别。MB的平均长度17.1±6.5mm。硬化组25例(38.5%),无硬化组40例(61.5%),硬化组MB平均长度17.8±7.5mm,无硬化组MB平均长度16.6±5.8mm,两组间长度无统计学差别(P>0.05)。浅表型41例,深在型24例,深在型与浅表型MB桥前段粥样硬化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别(P<0.05)。3、900例图像中,满足诊断者526例,基本满足诊断者343例,无法满足诊断者31例。成功率96.6%(869/900),优质图像率58.4%(526/900)。结论1、MB具有典型的MSCT征象;MSCT上利用MCA血管长轴位与短轴位结合,能直观显示MB的形态;MB最多见于LAD中段;应用MSCT诊断MB具有无创、快捷、准确等特点。2、粥样硬化容易发生于桥前段,而桥段、桥后段不易发生粥样硬化;MB的长度与桥前段粥样硬化无明显相关性;MB的厚度与粥样硬化有关,深在型MB较浅表型MB更容易发生桥前段粥样硬化,这为预测载MB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的风险性提供了一个新的参考指标。3、通过调整冠状动脉CT成像的影响因素、应用合理的重建及后处理技术,能够获得更优质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