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积极应对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压力,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也先后建立了涵盖产业指导、研发支持、生产规范、财税优惠、基础设施等全方位的政策体系,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在产业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同时发展过程中暴露的问题也较为突出:性价比不足、关键技术研发能力薄弱、补贴依赖性强、骗取补贴等,引发了产业界和学术界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必要性和有效性的争论。本文梳理了产业政策相关理论的演变历程及其适用性,探讨了产业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应用和未来优化方向,并在总结提炼产业政策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政策分析框架,以期指导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政策制定和优化。在对比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和政策体系基础上,本文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分析框架,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目标达成度、效果、效率、影响四个维度构建了产业政策评估框架体系,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了全方位评估,为产业政策的优化和完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演化发展的视角构建了产业政策IPMES分析框架本文通过系统梳理产业政策兴起、演变和发展的理论进展及其适用性,回顾产业政策相关理论的演变历程,总结提炼出产业政策的动态性、阶段性特征,深入探讨了产业政策制定与优化的方向——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及融合,并基于演化发展视角构建了产业政策IPMES(Industry-Policy-Mechanism-Evaluation-Suggestions)分析框架。新的分析框架聚焦于发展过程中产业政策的制定与优化问题,从产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产业制定的不同环节入手,指导产业政策的制定与优化,使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和动态性相适应,提高了产业政策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也为发展中产业政策的制定与优化提供了方法论。(2)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和验证本文在充分借鉴其他产业政策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政策主体、政策工具、政策客体、政策效应和政策环境五个要素出发,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作用机制分析框架。基于该分析框架,本文对研发支持类、生产规范类、购买激励类和使用促进类四大类政策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不仅从经济学角度探究每一类产业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过程,还从经济学角度明确并验证了政策工具与政策效应之间的因果对应关系,解决了以往政策评估模型中输入输出指标之间关联度弱、逻辑性不强的问题,为政策评估章节中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3)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框架,并开展实证评估研究本文从政策目标达成度、政策效果、政策效率和政策影响四个维度构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框架,既兼顾了事实与价值双重评估标准,也兼顾了政策的预期和非预期实施效应。依据该评估框架,本文综合利用数据包络分析、分布滞后模型、多元回归分析和双重差分法等多种数据分析方法,对2009-2017年间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预期和非预期实施效应进行全方位评估;评估结果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是必要的、合理的,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仍存在一系列突出问题,存在优化调整空间。(4)提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改进建议,并提供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制定与完善的参考和借鉴本文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政策需求,总结“政府”和“市场”两种机制对新兴产业不同成长阶段的作用特征,从加强顶层设计、引导支持方向、加大研发支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行业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增强环保意识、坚持开放合作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政策建议。本文也将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经验和教训,移植到具有类似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说明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产业政策的支持,同时需要通过不断修正和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并根据产业发展阶段以及政策制定环节采取不同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