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社会的整个发展进程中,科技的进步对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科技的推动下,人类对自然界的实践活动不断延伸,实践深度不断扩展。正是由于生产力的提升,人类才能够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在工业文明奉行的人类中心主义和掠夺型发展模式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自然资源极度浪费,生态环境极大破坏,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了巨大威胁,人类为此感到惶恐和不安。如何解决这一全球性难题?生态文明建设应运而生。本文用6个章节对生态文明视域下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主要是从理论概念掌握、利用理论把握现状,通过现状分析矛盾、结合现实矛盾提出可行性建议的思路展开论述,旨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立足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意义和原则的把握,对人和自然两者间相互关系展开哲学思考,分析总结出在生态文明视域下人与自然关系的应然状态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而当前人和自然之间关系的实然状态表现出一种尖锐对立的状态,这种对立状态是主要是由于生态伦理观念的偏误以及生态科技发展滞后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所造成,从而有的放矢地提出建立生态经济、构建生态政治保障、促进生态文化繁荣、发展生态科技等一系列战略举措。最后,本文认为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人与自然关系应该呈现为一种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而实现这一理想状态的重要前提是:人类必须对自身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生态文明视角下的重新审视和确立,对破坏自然的行为进行深刻的反思,对自然生态的作用以及自然对人类的反作用进行正确的认识,从而准确把握自然生态的运行法则以及人和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找出两者和谐共处的最佳平衡点,探寻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之道。同时,我们还必须坚持以生态文明丰富内涵为统揽,将生态文明的绿色发展理贯穿于人类思想和行动始终,坚决克服传统机械论自然观的局限性,树立真正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生态自然观,以促进整个生态系统协调、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