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HF RFID标签纱的设计制备及性能表征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b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联网大潮的崛起下,超高频射频识别技术UHF RFID(Ultra High Frequency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不断的发展,它可以远距离快速的识别多个标签,环境适应性强,同时还具备信息存储量大,安全性好等多个优点。因此近几年UHF RFID技术开始出现在纺织行业,对纺织品的物流管理及零售起到了很大的帮助。然而,就目前应用在纺织行业领域的RFID标签而言,大多数为大面积二维平面标签贴附或缝制在织物表面,对纺织品形态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在商品的防伪防盗,隐形于商品方面存在严重的不足。显然,纺织品最理想的RFID标签形式为一维线型,该形式的标签能够完美的融入纺织品,解决二维平面标签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已有研究基于纱线和直线偶极子UHF RFID天线提出了一维直线型标签纱,但未对影响电子纱性能的内在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没有围绕标签小型化展开相关研究。鉴于此,本文以设计一种满足小型化要求的UHF RFID标签纱及相应制备方法为目标,采用实验测试结合仿真模拟优化的研究方法,深入研究标签纱天线结构的变化对天线性能的影响规律。
  具体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以小尺寸一维电子标签为目标,设计一种基于螺旋偶极子天线的UHF RFID标签纱结构及其制备工艺。基于螺旋偶极子RFID标签天线原理,所设计的标签纱螺旋偶极子天线结构相比于直线偶极子天线至少缩短80mm,符合天线小型化发展趋势要求,标签纱天线回波损耗参数S11<-10dB,标签纱读取性能符合一般超高频标签要求。
  通过对变形半波偶极子天线和单鞭法向模螺旋天线结构研究,提出一种更符合纱线形态的标签纱天线结构,即螺旋偶极子天线。然后,针对这种天线结构,并结合现有纱线加工方法,设计天线的制备方式为绕线法,也就是将导电线按天线结构螺旋缠绕在所选芯纱上。为了初步验证所设计的结构及制备方法,天线采用直径0.1mm铜丝,天线长度为120mm,螺距范围为1~9mm,螺旋直径范围为0.6~1.0mm。经试验验证提出标签纱的制备工艺为:使用导电胶连接天线与芯片,然后在包缠纺纱机上把天线以螺旋方式缠绕到芯纱表面,再在标签纱外包一层包覆纱。并且,从包缠原理及设计的天线结构,提出可能影响标签天线性能的标签纱成型工艺参数,为进一步制备标签纱样品探究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奠定基础。
  (2)以螺旋偶极子天线结构及标签成型工艺,初探标签纱天线的构成单元材料及结构对其射频性能及标签纱读取距离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芯纱材质及天线螺旋结构参数的标签纱性能,结果表明标签纱材质为棉的天线的射频性能较好,天线结构对S11参数曲线的谐振频率及最小值有一定的影响,且螺距的影响大于螺旋直径的影响,螺距对标签纱读取性能影响最大。
  首先根据标签天线的结构及常规基底纱线及天线材料,制备不同参数的天线及标签纱样本。使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不同芯纱材质、不同结构的天线进行射频性能和读取距离测试。结果发现,芯纱为棉的标签纱天线S11最小值小于芯纱为涤纶的标签纱天线,约3dB左右,且谐振频率更靠近超高频范围。不同螺旋直径的标签纱天线,在谐振频率上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谐振频率随螺旋直径的增大而降低,但S11最小值无明确的变化规律且波动幅度较小。并且,螺距的大小对标签纱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从射频性能测试图来看,在1~9mm螺距之间,S11最小值有较大的差别,变化范围在-25~-18dB,但无明确变化规律,而谐振频率变化范围为700~950MHz,谐振频率随螺距的增大而增大。同时,采用UHF RFID标签读写器对不同参数的标签纱进行读取距离测试,发现芯材为棉细纱的标签纱的读取距离优于涤纶芯标签纱,标签纱的读取距离随螺旋直径的增大而增大,而在小螺距下读取距离随螺距增大而减小,当螺距大于3mm后,读取距离随螺距的增大而增大,不同螺距的标签纱读取距离变化范围较大,在1到9米之间变化。
  (3)基于上述标签纱结构及性能初探,应用仿真模拟数值分析方法,系统研究标签纱天线的性能参数及天线结构变化对天线基本性能的影响规律。对比数值分析与前述实验结果表明,螺旋偶极子天线标签纱符合设计要求,且天线结构变化对带宽、谐振频率及S11最小值均有显著规律。
  根据实验制备所得标签纱,构建天线3D有限元模型,通过仿真模拟计算确定性能最优的天线结构。数值分析结果标明,当螺旋偶极子天线的螺距为2mm、天线长度为120mm、螺旋直径为1.0mm时,天线谐振频率为860MHz,S11最小值约为-29dB,带宽为44MHz,天线增益大小为1.635dBi,方向图近似为一个“苹果”,有较好的辐射全向性,辐射能量分布比较均匀。仿真模拟结果的各项参数均表明了该天线能够满足超高频标签天线的要求。进一步通过控制单因素变量的方法,探究天线结构对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天线长度在100~125mm间增加,谐振频率下降,每增加5mm ,谐振频率下降50MHz左右,S11最小值先减小后增大;螺旋直径在0.6~1.0mm之间增大,谐振频率降低,每增加0.1mm,谐振频率下降30~40MHz,S11最小值变化不明显;螺距在1-3mm间增大,谐振频率有效增大,S11值有效减小;螺距在3~9mm间增大时,S11与谐振频率缓慢增大,带宽随天线结构变化趋势与谐振频率变化趋势相同。
  综上所述,本课题设计了一种满足UHF RFID标签天线小尺寸化要求的一维对称螺旋偶极子天线,提出并验证了UHF RFID标签纱的结构和成型方法,并结合仿真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分析方法,初步探索了标签纱天线的螺旋结构参数对天线性能及标签纱线读取距离的影响规律。这些研究结论,不仅为优化开发设计UHF RFID标签纱的天线结构及制备工艺提供指导,也为进一步探索批量化制备这种标签纱的纺纱工艺设计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当今世界范围内不可持续发展的危机,迫使各国陆续制定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议程和实施策略,并付诸社会实践.但是,目前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研究仍然以宏观问题(如国家、地区、行业等)作为研究对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该文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煤炭建设项目作为研究主体,分析了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下,传统的煤炭建设项目评价理论供给的短缺.将技术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经济控制论、矿业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运筹学、
人工韧带移植是临床治疗韧带断裂及缺损性疾病的有效手段,然而现有人工韧带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仍然存在骨愈合不良的问题。因此,本研究设计并编织了涤纶(PET)和丝素纤维(SF)两种人工韧带,并采用多巴胺溶液对材料表面进行涂层改性。期望改善人工韧带材料的体外矿化性能及细胞相容性,从而提高人工韧带的骨愈合性能。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通过编织法制备涤纶和丝素纤维两种人工韧带,探究了编织角与线密度对人工
学位
随着智能设备和传感技术的发展,可穿戴智能服装与设备是传感器技术在纺织服装领域应用的研究热点,将3D打印、薄膜压力传感器(Flexiforce Sensors)和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结合起来用于足底压力测量,主要是利用3D打印的快速成型、薄膜压力传感器(Flexiforce Sensors)的高灵敏度和超薄特性以及 GPRS 的Internet 网络的
农用地膜的使用是现代农业增加农作物产量的有力途径。随着传统的塑料地膜的使用量增加,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环保型可降解的农用地膜以代替塑料地膜是目前重要的研究方向,这对于我国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本课题主要探究了麻地膜的制备工艺与性能测试,选用黄麻落麻纤维、棉纤维为原料,聚乙烯醇作为粘合剂,采用非织造工艺制备麻地膜。首先,将黄麻纤维梳理成网,在成网过程中加入不
学位
组织工程,一种旨在修复、替代、维持或改善组织器官功能的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后逐渐成为弥补主要组织缺陷重建手术差距的关键技术。其核心为制造一种具生物体生长调控作用的生物相容性的支架。其中,通过静电纺制备的纤维型支架具有天然细胞外基质类似的组织结构,成为仿生组织工程支架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研究热点之一。细胞-支架相互作用的多项研究表明,细胞响应于基底微纳米尺度的拓扑结构,如凹槽、微柱、孔洞等,并且细胞各
纤维素作为一种天然高聚物,具有来源广、生物相容性好、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等优势,其结构中存在大量氢键所形成的网络结构赋予了纤维素非常稳定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同时,也使得纤维素难溶于一般溶剂,熔融温度高于分解温度,因而无热塑性,可加工性差,从而限制了纤维素的广泛应用。此外,以纤维素所构成的棉织物具有优良的服用性能,如透气性、耐久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经济环保等性能,对棉织物进行高附加值整理有巨大需求。因
学位
本课题最近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将生物质如树皮残留物可持续地转化为高价值的功能性产品,作为合成聚合物材料潜在的替代品,以倡导生物基经济。本课题充分研究了从乌干达树皮中分离微晶纤维素制备可生物降解纤维素薄膜的可能性,该薄膜可作为包装材料。在第一种情况下,在不同时间和恒定温度下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预处理树皮布纤维,然后用碱性过氧化氢进行漂白。 最后将脱木质素(漂白)树皮浆用盐酸水解,得到微晶纤维素,总产
导电高分子在电极材料、超级电容器、电加热器、电磁屏蔽、紫外防护及抗静电性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其中聚吡咯具有高导电性、无毒、良好的空气稳定性、容易合成、质量轻及价格便宜等优点,但吡咯单体在原位聚合反应过程中极易生成颗粒块状的聚吡咯,其性质不溶也不熔,可加工性差,限制了聚吡咯直接的应用。将聚吡咯与织物进行有机结合制备导电织物,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聚吡咯加工难的问题,还能赋予织物导电性。目前大多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