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绘画中的“茶事”活动审美价值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pehappy5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某种意义上,宋代绘画中的“茶事”活动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具有一定的审美象征意义。解读宋代“茶事”活动中的特殊意义,也就是它的审美思想,就要了解茶的历史文化,以及此时“茶”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宋代的茶文化的流行,在这一历史时期,随着茶贸易的活跃达到了顶峰。而绘画有时会作为记录文人日常生活场景的作用。于此,关于“茶事”活动的场景,就成为了宋代绘画中常见的内容。宋代由于重文抑武的政治原因,文人逐渐受到重视,言论也更为自由、开阔。宋代绘画中的“茶事”活动表现出了宋人寄情于自然、重视“人”本身价值的美学观念,以及宋代文人慢节奏、无功利的生活态度。如宋徽宗的《文会图》中就表现了文人在园林之中围案而坐、饮茶交谈的场景。在包含“茶事”活动的绘画作品中还常见到人们在街头、园林中斗茶的场景。还有宋代审安老人绘有《茶具图赞》一图,图中将十二种点茶用具拟人化,赋予官名,同时也展现了宋人生活中的艺术气息。另外,在含有“茶事”活动的诸多绘画作品中,还有一幅典型的着色人物图流传至今,但已不知画者姓名。此画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此图将宋代文人清雅脱俗的书斋生活表现得生动有趣。画中文人手捧书籍,扭头看向正在点茶的僮子。身后是一扇绘有沙洲鸳鸯自然之景的屏风。屏风上还挂着文人的一幅自画像,房间中还可见古琴、画卷、茶具、鲜花等物,体现了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实质上,宋代绘画中的“茶事”活动,只是一种文化符号,表达了宋代文人对生命的体验,对生活的态度。在“茶事”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是古人的生活情趣,是一个时期文化发展的反映,是人们对生活态度的呈现。通过对宋代绘画中“茶事”活动的了解与研究,反观、反思现代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是有意义的。审美生活的日常化是对人文情怀的教育。由此,研究宋人“茶事”活动,从日常生活现象去接近审美,进而培养现代人的审美生活情趣。
其他文献
根据初中新课程标准(2011年),语言技能分为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在英语课堂上,理解技能优先于表达技能,写作也常被认为是一种语法练习。学生使用写作模板去完成写作任务。同时,写作评价有助于学生的写作,也有助于激发学生去追求更好的写作质量。然而因为教师总是给予一份作文简单的评语和分数,学生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没有有意义的学习,字面上的评价和分数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分数。最后,他们仍旧不知道如何提高写
英语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交流工具,越来越受到专家学者和教师们的重视。阅读教学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深受英语教育者的关注。研究者发现,在中学阶段的英语教育工作者一直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帮助学生们提高英语阅读能力,但是始终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学生们的英语阅读兴趣也不是很高。为了改进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研究者将思维导图运用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当中,从而
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会影响他们将来是否能从课文中获得足够和正确的信息。但大多数初中教师始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教授英语,导致学生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较高的英语水平。随着教育的发展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教师们开始认识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而探究式教学恰恰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
众所周知,英语阅读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如何提高英语阅读教学质量越来越成为广大英语教育者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当前的英语阅读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部分学生缺乏对于与阅读内容相关的英语语言知识和相关背景知识的了解。以上问题的存在都无益于学生英语阅读态度的培养以及阅读策略的使用,并且不利于学生们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了提高学生阅读策略的使用能力以及改善学生阅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课程资源开发已不再是一个新课题,校本课程开始被更多的地方和学校重视起来,课程内容中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中国文明历史悠久,经历了五千年的兴衰,每一朝每一代的更迭都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贡献。高句丽民族在这历史长河里存在了七百多年,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无论在物质还是文化上都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宝藏,每一位华夏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这个为人类发展
本文以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集中识字校本课程开发为研究对象,旨在发现北关学校在其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取得的成功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推进北关学校以及其他正在实施或未来将会实施集中识字校本课程的学校提供理论借鉴及实践遵循。本文采用文献法对以往有关集中识字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少有研究将集中识字提升到课程层面进行研究;现有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研究存在着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等。基于以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尤其是大中小学思政课程衔接是关键一环,能否进行有效衔接影响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效性。探究大中小学思政课程衔接有效性问题,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重中之重。实施好大中小学思政课程的有效衔接,打破不同阶段之间的封闭状态,加强大中小学教育的相互配合,可以最大化地发挥综合育人的作用,不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与技能,还能解决现实中遇到的繁杂问题,有着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作用越来越突显,农村小规模学校的发展关系到乡村的振兴,然而农村小规模学校在政策建设尚不健全,目前来看,农村小规模学校仍然远离政策内容的中心,处于边缘地带。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我国关于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政策内容的分析标准是什么?怎样来建立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政策内容的分析标准?第二,当前我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政策内容的现状如何?存在的哪些主要问题?第
目的:初中时期的学生被认为处于“心理断乳期”“危险期”,是问题行为的高发时期,同时初中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教养方式和自尊对初中生的学业压力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研究探讨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自尊,学业压力的关系。从而为缓解初中生学业压力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也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一些教育建议,为初中生父母教育子女以及缓解初中生学业压力方面提供
在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中,发现并处理好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是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教育集团的关键。因此,本研究以农村小规模教育集团为研究对象,力争为改进与完善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提供建设性建议,进而为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均衡发展,促进基础教育水平提高服务。本研究从理论研究、现状研究、比较研究、对策研究四个板块依次展开研究。从理论层面对农村小规模学校集团化办学的关键性影响因素进行了阐释;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