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与义诗歌三论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awa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最杰出的诗人。虽然目前学界对他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比较深入,但从总体上来说,还显得很不够,而且有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在总结前人有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几个方面进行开掘:陈与义和江西诗派的关系,力求在文本解读的同时,从新的角度重新审视,论述陈与义并不属于江西诗派;陈与义的思想中有着强烈的山林隐逸情结,这不仅表现在他的诗文中,更体现在他的具体行为上,文章在揭示这种情结的成因的同时,也探讨这种思想对他创作的影响,揭示其诗歌风貌形成的内在因素;陈与义诗歌的艺术渊源,前人多论述他学杜甫,而本文着重探讨了不为人注意的他和王维、陶渊明、韦应物、柳宗元之间的联系,并就此探讨了这种诗歌渊源对他的诗歌造成了怎样的影响。此外,还有两篇附录的文章:一篇是考证陈与义一首词的写作年代,一篇是对白敦仁先生的专著《陈与义集校笺》部分注释的商榷。
其他文献
曹禺早期戏剧中存在着基督教文化的资源,已经是学界公认的事实。以往的研究停留在概念和意象简单比附的阶段,缺乏历史纵深的分析。本文指出基督教文化对于曹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小茴香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木,原产欧洲.其茎叶具有特殊的芳香味,可生食、炒食、作调味品或做馅.果实浓香,可作调料,可入药,具有促进胃肠蠕动和分泌、祛寒止痛的作用,治肾虚腰痛
《小说时报》刊于清末民初,为有正书局大老板狄楚青所创,以陈景韩、包天笑二人主其笔政,后毕倚虹亦有襄理。此刊流布广远,发行期长达九年,影响甚大,为《时报》系刊物中最为有
地域文化自文学诞生之日起,就开始浸入文学的骨髓,而文学作品中对地域文化的表现,亦是古已有之,中西并存。江南文化雅致多情,在精细与柔韧中孕育了尚文、随性,个体意识张扬等
20世纪30年代,以精致优美的《预言》和《画梦录》享誉文坛的何其芳,在奔赴延安后,特别是在延安文艺整风后,就很少有优秀之作;他后期的文学创作多是一些应景之作,失去了自己的
为了研究添加不同比例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42日龄黄羽肉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1组为对照组,2,3,4组分别添加2%、5%和8%发酵棉粕,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组模式在中医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方法,分析其在中医特色护理、中医技术操作、中医健康教育、中医护理教育培训等方面所得到的效果。方法:成立护理部领导下的
羌绣是羌族优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也是羌族人民的重要文化标志和符号。近年来,茂县大力开展对羌绣的保护工作,助力其传承发展,如扩大传承人资金补贴范围、成立合作组织、扶持
从共时性的角度考察,《故事新编》相对于《呐喊》、《彷徨》的研究,显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歧义性与非系统性的缺失和局限。进入新时期以来,一批学者开始用新的理论和方法试图
<正>近几年来,我们在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发挥全体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以主人翁的精神参与旧城改造,盘活存量国有房产,取得了一些成绩.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较明显.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