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世界经济的联系也变得越来越密切,各经济体之间会因某一经济体的危机而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不同经济体采取的拯救经济的措施同样会对其他经济体带来影响。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经济的发展动态影响着全球经济的发展。2008年由美国华尔街引发的房地产次贷危机,经过持续的发酵,演变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为应对金融危机给美国经济带来的损失,美联储实施了一系列的货币政策。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应对金融危机所实施的一系列货币政策必然会给其他经济体带来相应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国际外汇市场上表现得较为明显,主要通过对消费、利率、股市、货币供给等因素间接影响到其他国家的消费、出口、股市、货币供给等经济指标,最终造成汇率市场的不稳定。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受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较为突出,美联储的低基准利率、量化宽松的紧缩路径以及美国经济的预期都会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产生影响。文章首先对相关的文献研究进行了综述,接着分析了相关政策变量对汇率影响的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相关变量的选取依据、数据的处理方法及模型的基本原理;然后通过实证分别对不同渠道的变量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传导效应进行了分析。文章的实证分析指出,美国货币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产生了较为显著的传导效应。美国货币政策通过利率渠道、价格渠道、货币扩张渠道对人民币汇率产生了一定的传导效应,对人民币币值的稳定性带来了冲击。从利率传导渠道来看,美联储持续的超低基准利率不仅影响了我国长期外部资金的流入,而且给人民币汇率带来持续的冲击效应,人民币会出现持续的贬值过程;根据价格传导渠道,人民币汇率更易受到美元指数的直接冲击,美国消费品价格的变化所产生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较为复杂,人民币会随着美元指数的走强而出现持续的贬值,而对美国消费品价格的上升则会表现出先升值后贬值的过程;在货币扩张渠道,美国货币供给和公共债务对人民币汇率波动也会产生传导效应,它们规模的增加会给人民币带来先贬值后升值的传导效应,但在解释能力上,虽然美国货币供给和美国公共债务规模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具有一定的贡献程度,但其解释能力不及利率传导渠道和价格传导渠道。最后,文章总结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并为人民币汇率如何应对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动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