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从不同日龄健康鸡群的嗉囊、十二指肠、胆囊、空肠、回肠和盲肠内容物中分离产气荚膜梭菌,确定其基因型。此外,从健康鸡回肠分离筛选到一株对产气荚膜梭菌具有良好拮抗性、耐热、耐酸和耐胆盐的芽孢杆菌。最后,将分离的芽孢杆菌用于动物试验,研究其对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坏死性肠炎鸡群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回肠菌群及其多样性的影响。其主要内容包括:1.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采用CW卵黄卡那霉素和紫牛乳培养基,从21、28、35、42、49日龄健康鸡群的组织内容物中分离,其中十二指肠、胆囊、空肠、回肠内容物未分离到产气荚膜梭菌,嗉囊和盲肠的内容物分离得到27株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为9.0%。2.产气荚膜梭菌的基因型:分离的27株产气荚膜梭菌经Multi-PCR都只扩增出a条带,毒素基因分型结果均为A型。REP-PCR和ERIC-PCR两种分型方法均表明不同日龄、不同组织来源的产气荚膜梭菌亚型差异明显,而同一日龄、相同组织的亚型较单一,交叉有少数其他亚型。3.芽孢杆菌的筛选:从健康鸡空肠、回肠、盲肠内容物中分离到5株芽孢杆菌(K1,H1, H2, M1, M2),经筛选得到耐受性较好的H2,其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地衣芽孢杆菌。通过代谢产物抗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能试验,发现H2具有很好的抑菌性能,其体外抑菌成分主要是酸性依赖物质。4.动物试验:购买健康1日龄铁脚麻135羽,随机分成9组。1组是空白对照,不进行感染。2到9组均在15日龄时每只鸡灌喂1mL球虫卵囊(100万个/m1),17-20日龄每天灌喂产气荚膜梭菌1mL CVCC2030(1.0×108CFU/mL),建立感染模型。3、4、5为预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2%菌粉Ⅰ(含芽孢杆菌H2活菌数1.0×109CFU/g)。6、7、8为治疗组,在0-21日龄饲喂基础日粮中添加0.05%的菌粉Ⅰ,21日龄后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0.2%、0.4%菌粉Ⅱ(含芽孢杆菌H2活菌数1.0×1010CFU/g),9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盐霉素作为治疗对照组。(1)生长性能:28日龄时添加芽孢杆菌预防、治疗感染鸡模型和空白组的末期体重、平均日增重均比感染组高,差异极显著(P<0.01);料重比比感染组低,差异极显著(P<0.01)。其中4、8组效果最明显。(2)免疫器官指数:28日龄时3、4、5组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与感染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4组脾脏指数与3、5组的差异显著(P<0.05),说明添加0.1%菌粉Ⅰ在基础日粮中对提高肉鸡免疫器官指数有效。6、7、8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与感染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法氏囊指数与感染组的差异显著(P<0.05)。9组法氏囊指数、胸腺指数、脾脏指数与感染组的差异极显著(P<0.01),与空白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3)回肠菌群:28日龄时,3、4、5组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肠球菌和总需氧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和总厌氧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6、7、8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类杆菌和总厌氧菌数量显著升高(P<0.05),产气荚膜梭菌、大肠杆菌、肠球菌和总需氧菌数量极显著下降(P<0.01)。9组各种菌数与感染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芽孢杆菌预防和治疗组都使回肠健康指数B/E值升高。(4)PCR-DGGE技术分析回肠菌群结构及多样性:28日龄时,空白组、饲喂芽孢杆菌预防、治疗各组与感染组的图谱条带差显极著异(P<0.01),感染组条带数仅为19,表明肠道内菌群多态性降低。空白组条带数是26.3,3、4、5组条带数分别是23.7、31、30.3,说明饲喂芽孢杆菌能够保护肠道微生物群,提高鸡肠道微生物多态性,4组效果最好。6、7、8、9组条带数分别是23.6、25.3、33.7、21,说明在饲喂芽孢杆菌预防的基础上,再添加高剂量的芽孢杆菌治疗也能够保护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态性,8组效果最好。(5)回肠形态检测:空白组、预防组、治疗组和感染组回肠绒毛高度差异极显著(P<0.01);与空白组回肠绒毛高度相比,4组提高了19.52%,8组降低了17.25%,但仍比感染组高。表明在1日龄起添加0.05%以上的菌粉Ⅰ,均具有保护肠组织结构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