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思想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ekn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同富裕是全人类孜孜以求的最美好理想,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与本质特征以及优越性的最好体现。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战略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条红线,也是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本文拟从邓小平共同富裕战略思想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和重大意义等方面,深入系统地分析阐释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战略思想,使我们能够客观、准确、全面地掌握这一伟大的理论体系。避免出现对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片面理解,以及在实践中的错误运用,正确对待探索共同富裕过程中取得的成功和遇到的挫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确保全国各族人民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事业中顺利前进。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邓小平共同富裕战略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程。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这一部分主要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把邓小平共同富裕战略思想的酝酿、形成和发展进行了理析,为进一步研究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提供理论线索。   第二部分,邓小平共同富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主要以邓小平同志的直接论述和一些重要讲话为依据,通过对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意义——维系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前途;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路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反对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基石--公有制为主体和按劳分配原则;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保障——党和国家的最坚强领导;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步骤——“两个大局”与“三步走”。从这六大方面作一个全面及系统的阐述,使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条理更加清晰,更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第三部分,邓小平共同富裕战略思想的基本特征。这一部分通过对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战略思想的准确把握,指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实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统一;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统一,从而深刻反映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的正确性与科学性。   第四部分,邓小平共同富裕战略思想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这一部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进行了总结。指出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中国模式”、“中国经验”的决定因素;对在新形势下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农村公共产品,是供范围不同的农村居民消费,享用具有非排他性和公益性的各类物质或服务产品。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能够满足农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够提高农民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积累了很多经验,取得巨大成就,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在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大众化对象相对有限、大众化途径相对滞后、大众化过程与群众利益尚未紧密结合
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应用型学科,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代表,任何教育形式都不能与语文脱离。语文学科一直处于发展进化的过程中。白话文运动对我国的语言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现
期刊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剩余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地向城市迁移,但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如经济压力和文化差异等)的制约,他们不得不将年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犯罪的手法和方式也日趋多样化。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作为一种严重的暴力犯罪,在发生之后,会在犯罪地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并且给当地民众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