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影响日益显著。在金融领域,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产生了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这一新兴的金融业态,以其特有的运作模式对我国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各种复杂纷繁的创新模式影响着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发展轨迹。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广泛布局互联网金融业务为商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冲击。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发展势头迅猛,冲击了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余额宝的出现掀起了互联网理财发展的浪潮,同样影响了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P2P等互联网融资业务逐渐规范化发展,与商业银行资产业务形成竞争。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网银交易等自身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为其带来丰厚的中间业务收入,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助力商业银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务水平。此外,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不同类型的银行在产权结构、市场地位、经营模式、价值理念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各类商业银行受到的互联网金融影响有所差异。总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迅速发展将会对商业银行的传统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都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盈利结构;同时商业银行也在大力推动自身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化发展,储备金融科技实力,借助互联网技术提升效率,增强竞争力。那么,在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冲击和以网银交易为代表的商业银行自身互联网化发展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盈利结构将会受到何种影响呢?在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之间,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效果又有什么差异呢?厘清商业银行外部和内部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效果,对我国商业银行提升盈利能力、改善盈利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构建互联网金融企业与商业银行的良性竞争体系、促进金融行业健康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基于商业银行外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发展和商业银行内部的金融业务互联网化发展两个层面,从互联网支付业务、互联网理财业务和互联网融资业务三个维度,剖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和盈利结构带来的冲击与促进。基于理论分析,本文提出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盈利结构造成影响的假设,运用我国2013年至2017年16家上市商业银行的季度数据,建立个体效应模型,检验了以第三方支付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冲击和以网银交易为代表的商业银行自身互联网化发展对我国各类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和盈利结构造成的影响。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果,本文发现,商业银行体系外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发展,一方面蚕食商业银行利润,给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造成了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也倒逼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推动其盈利结构的改善;而商业银行体系内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仅促进其非利息业务收入的增长,推动盈利结构多元化发展,还通过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提升了商业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此外,外部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冲击和商业银行自身互联网化水平进步对不同类型银行的影响大小不同。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当进一步促进自身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合作,广泛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加强对金融科技的应用,推动盈利结构的多元化发展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