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杂剧“唐宋文人”形象研究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2580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元杂剧作者的笔下塑造了一批以白居易、苏轼为代表的唐宋文人形象。通过对作品的对比阅读可以发现,剧作者们对唐宋文人形象的选择与重塑在看似随意的背后,却暗含着对元代社会特点的折射以及对大众情感的表露。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通过对“唐宋文人”在元杂剧中的形象(以及与形象相关联的剧情)特点的分析,挖掘其形象中的(元代)现实因素与思想内涵。在完成本论文的过程中,笔者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研究法。首先,在日常学习中对(现存)元杂剧作品的搜集及阅读之基础上,积极吸收与借鉴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多地甄别并整理出符合本论文研究要求的元杂剧作品。其次,利用现实及网络等多方面资源对学术界相关研究进展及成果进行梳理,在吸收当前优良研究形式与成果的同时,积极思考在当前研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再次,对已整理出的元杂剧作品进行精细化阅读,寻找(现存)元杂剧作品中“唐宋文人”在形象与剧情上的异同点,并以历史角度努力探寻影响其异同点产生的(主客观等多方面)原因。最后,通过与导师、学院老师及同学的积极交流,在否定之否定中逐渐形成并丰富自己的观点。本文的研究过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在绪论中,主要阐述学术界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斗胆分析在当下研究成果中所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第1章之主要目的在于对“唐宋文人”现象在概念上的厘清,以及对本文研究所涉及到的元杂剧作品之相关概况的整理与归纳。在这其中,笔者同时也对在“文人”概念进行厘清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处理办法进行了指明。第2章中,通过对作品的研读,笔者从人物“行动元”角度出发,将“唐宋文人”分为“政治失意者”、“爱情痴迷”者、“伸张正义者”与“背信弃义者”四类,对“唐宋文人”在形象上所表现出的特点进行逐个分析。在第3章中,笔者从剧情角度出发,探寻“唐宋文人”背后所隐藏的在婚姻、社会及人物形态方面所表现出的特点。第4章中,笔者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分别以“一落千丈的社会地位”、“‘金钱’社会的发展”、“碰撞与融合的思想文化”以及“精神的寻觅以及唐宋文人的契合”、“剧作者自身的造诣”五个角度,分析影响元杂剧中“唐宋文人”形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面对大量接收和发送的信息,需要有更加优秀的设备来满足人们生活、发展、创造的需求。与此同时,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微波领域也提出了更高质量的要求,
在宋代文学研究中,宋词的关注度要高于宋诗;在秦观研究中,秦词的关注度要高于秦诗。为了改善这一研究的不均衡态势,笔者有意把秦观的诗歌研究作为自己的选题。本文并不像传统
《荡寇志》是清代道光年间俞万春的作品。作为《水浒传》最后一部续书,全书承续金圣叹对《水浒传》的评价,从卢俊义惊噩梦写起,讲述了陈希真等人攻陷梁山、填平水泊,并将梁山
武元衡,字伯蒼,河南緱氏(今河南偃師東南)人,中唐時期著名宰相。曆官監察御史、華原縣令、禮部員外郎、右司郎中、御史中丞。元和十年六月遭暗殺,死後受贈予司徒,諡以“忠湣
为了提高干燥系统的热效率,降低干燥工序的能耗,从干燥过程的各个工序剖析,分析减少干燥过程的热量、加强热量的回收利用等节能技术,同时,对未来干燥器的节能举措提出建议,为
近些年来,随着研究手段不断的改进和微纳米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涌现出许多新奇的物理现象如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分数量子霍尔效应、反常量子霍尔效应、量子态隐形传输、量子纠缠
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微课的出现打破了以往资源库资源的弊端:时间长、重点分散。本文基于微课的理念,对电气控制与PLC课程的教学资源库进行了开发和建设,对教学资源进行了重
本文以2000年至2015年期间的蒙古戏剧文本为研究对象,参考相关学术研究成果,以悲剧、喜剧、崇高和优美等审美形态来研究分析新世纪蒙古戏剧文学并分析新世纪蒙古族戏剧文学的
台风对船舶的航行安全造成极大的破坏性。安全防台是船舶的一项重要任务之一。文中在分析台风的特性和船舶操纵特性基础上,提出了海上航行船舶防台、港内船舶防台、港内无动
目的:研究连续不卧床式腹膜透析(CAPD)与血液透析(HD)对于尿毒症患者血红蛋白(Hb)、血钙(Ca2+)、血磷(Pi3-)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影响以更好地纠正肾性贫血、钙磷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