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解胶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结构及性能和应用

来源 :陕西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ann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石墨烯(GO)作为石墨烯的衍生物,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以及高强度,由于其片层上含有大量的羧基、羟基与环氧基等活性基团,使其亲水性增强,可以分散在水相中形成均匀的分散体系,用于制备复合材料等。本文采用改性Hummers法制备了 GO,使用碱降解与胶原蛋白酶降解相结合的方法降解含铬废皮屑制备降解胶原蛋白,再使用降解胶原蛋白对GO进行改性,将改性后的GO用于制备聚偏氟乙烯(PVDF)/GO复合材料超滤膜。同时用降解胶原与改性GO复配制备发泡剂,改性GO能够提高发泡剂的性能。本学位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使用碱性降解的方法对含铬废皮屑进行降解,通过正交实验对降解温度、降解时间、CaO及NaOH的用量进行了探索和优化,以降解胶原的降解率、分子量与氨基态氮含量等为考察指标。实验结果表明,以降解率为主要指标,当降解温度为80℃、降解时间为8h、CaO用量为8 wt.%,NaOH用量为6 wt.%时所获得降解胶原的降解率最大为99.6%;以氨基态氮含量为主要指标,当降解条件为温度60℃、时间10 h、CaO用量为12 wt.%及NaOH用量为6 wt.%时,降解胶原中氨基态氮含量最高为1.58%;当降解条件为温度80℃、时间6 h、CaO用量为12 wt.%及NaOH用量为5 wt.%时,降解胶原分子量最小为15.85kDa。(2)以小分子量与大氨基态氮含量为期望指标,结合环保的要求,先对含铬废皮屑在80℃时,采用8 wt.%的CaO和6 wt.%的NaOH进行碱降解。再对其进行酶降解并对酶降解的时间、温度、酶用量及pH值四个指标进行探索及正交优化。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酶用量为0.7 w.t%、pH为7.5时降解4 h所得降解胶原蛋白质中氨基态氮含量最大为4.02%;在温度为50℃、酶用量为0.5 wt.%、pH为8.5时降解3 h所得降解蛋白质的分子量最小为5.95kDa。最终确定酶降解条件为温度50℃、时间4h、酶用量0.7 wt.%及pH7.5。在此条件下制备了甘氨酸、谷氨酸与降解胶原羧基化改性的GO。使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等仪器对改性的GO进行表征,结果表明GO片层表面羧基含量增加,片层间距变大,并且在水中分散更加稳定,而降解胶原对GO的羧基化能力与谷氨酸相近。(3)将降解胶原蛋白改性的GO(fGO)用于制备PVDF/fGO/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合超滤膜,对超滤膜的纯水通量、亲水性及抗污性等重要参数做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掺杂了甘氨酸,谷氨酸与降解胶原蛋白改性GO的超滤膜的综合性能提高,膜的纯水通量与通量恢复率都有较大的提升,膜表面亲水性增强,但平均孔径变大,导致在过滤时截留率在4%以内,比起纯PVDF/PVP超滤膜有轻减小;GO的最佳添加量为0.75 wt.%,fGO的最佳添加量为1.0 wt.%。(4)使用降解胶原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制备水泥发泡剂,使用fGO对发泡剂进行改性,制备了降解胶原/fGO复合水泥发泡剂,实验结果表明fGO能够降低泡沫的泌水量与沉降距离,发泡倍数达到22倍,fGO的加入使泡沫混凝土绝干密度减小到643.01kg/m3、抗压强度提高了 11.2%。同时,研究了降解胶原/fGO复合水泥发泡剂制备发泡混凝土对于染料和三价铬的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泡沫混凝土对于染料的吸附率为87.65%,对于三价铬的吸附率为85.36%,具有一定的吸附性能。
其他文献
科技在创新,教学水平和质量也在不断的提高,各种教学方法也纷将呈现。本文将以课堂幽默的定义作为基础,对如何让幽默与课堂高效相结合进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课堂中幽默应用的建
我国西北地区地处黄土高原。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家近年来“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西北地区交通路网建设不断完善。交通线路穿越这些地区障碍的主要措施是削山填沟,由此
STEM教育起源于美国,是顺应21世纪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选择。历经长时间的摸索与发展,STEM教育以其突出的实践性、创新性、整合性等特点,对培养多领域的创新型人才作出巨大贡献,逐渐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自上而下地展开:首先,以美国《新一代科学教育标准》及马萨诸塞州《科学与技术/工程课程标准》为基础,将其中的初中生命科学课程标准作为重点,分析了课程标准中对STEM教育的内在需求,即强调“科
对抗过程中,武器系统的生存概率包括以下的四个方面,即:被发现的可能性、被命中的可能性、易毁性和可修理性。武器系统生存能力的动态描述主要划分为四个阶段:被发现阶段、被命中
很多人都认为物理这门学科的知识学了没有太大的用处,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的确也很难想象会在什么场合要用到“连接体”等高中物理中这类典型问题。即使有些人将来从事科技工作,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