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肺癌患者运动心肺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特点,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受试者为20例健康人和268例原发型肺癌患者。用德国耶格公司产Oxycon Delta运动心肺功能仪和Ergo900L卧位功率自行车对受试者进行运动心肺功能测定。结果:1.与健康组相比,肺通气功能正常的肺癌患者(?)O2%P、(?)O2/kg、AT、METS、dO2/dW、(?)CO2、HR、(?)O2/HR%、VTex、(?)E、VT/VC降低(P<0.05或0.01),BR增加(p<0.05)。2.探讨肺癌患者运动心肺功能异常的影响因素,发现:(1)在肺通气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中心型肺癌组仅(?)E/(?)O2高于周围型组(p<0.05);(2)与Ⅰ期肺癌患者相比,Ⅱ期肺癌患者仅VT/VC降低(p<0.05),Ⅲ期、Ⅳ期患者(?)O2/HR%、VT/VC降低,(?)E/(?)CO2、(?)E/(?)O2增加(P<0.05或0.01);(3)肺癌侵犯大血管组W%、(?)O2%P、AT、(?)O2/HR%较无血管侵犯组降低(p<0.05或0.01);(4)与通气正常组相比,通气功能减退的肺癌患者W%、(?)O2%P、VTex、BR、SpO2%降低,BF、(?)E/(?)CO2、DY、VD/VT增加(P<0.05或0.01),以显著减退组的变化为著;(5)与健康组相比,不同类型肺通气功能障碍的肺癌患者W%、(?)O2%P、(?)O2/kg、AT、METS、(?)CO2、RQ、HR、(?)O2/HR%、VTex、(?)E、VT/VC、SpO2%降低,(?)E/(?)CO2、DY、VD/VT增加(P<0.05或0.01),以混合型通气功能障碍的肺癌患者的变化显著;(6)与健康组相比,弥散功能减退的肺癌患者(?)O2%P、(?)O2/kg、AT、METS、(?)CO2、HR、(?)O2/HR%、VTex、(?)E、SpO2%均降低(p<0.05或0.01),VD/VT增加(p<0.05),与弥散功能障碍的程度无关;(7)运动中和静息氧合状态正常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与低氧血症组相接近(p>0.05);(8)运动心电图阳性和静息与运动心电图均阳性的肺癌患者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与静息和运动心电图均正常的肺癌患者相接近(p>0.05)。3.探讨肺癌患者心肺相互作用的机制,发现:(1)静息肺功能指标与(?)O2/HR%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2)运动中VTex、(?)E、VT/VC与(?)O2/HR%间普遍存在相关关系(p<0.05)。4.探讨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在胸外科的临床意义,发现:(1)全肺和肺叶切除的肺癌患者术后近期(平均21.5日内)均有W%、(?)O2%P、(?)O2/kg、METS、(?)CO2、(?)O2/HR%、VTex、(?)E的降低(p<0.05或0.01);(2)在不同手术方式中,与单肺叶组相比,血管成形组的W%、(?)O2%P降低,全肺组的HR增快(p<0.01);论文摘要2(3)术后呼衰组的 VC%、FEV;。%、MVV%、TLC0rb/VA、W%、i%P、i/kg、r/HRx、BF较无呼衰组降低wo.05或0.01);(4)他%P<60%、忆/kg<15。l/min/kg、旭/HR%00兄VT/VCm.40预测术后呼衰的敏感度、特异度及诊断正确率较高。结论肺癌患者在静息肺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存在运动心肺功能异常的趋向,其运动心肺功能的进一步减退与TNM分期和肺通气功能减退的程度密切相关。肺癌侵犯大血管、静息和运动中肺通气受限是运动中心功能异常的重要机制。运动心肺功能试验可为胸外科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及预测术后呼衰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