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生物学特性、同工酶标记和RAPD分子标记三方面对12份常见的唐菖蒲品种进行了系统研究和探讨。结果如下: (1)通过对唐菖蒲12个品种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发现唐菖蒲存在同名异物现象,分类不科学,亲缘关系不清等现象。 (2)用唐菖蒲种球中提取的同工酶分析表明: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带效果最好,但多态性差;过氧化氢同工酶其次,多态性好于过氧化物同工酶;酯酶同工酶效果不好。 (3)利用改良的SDS法提取DNA效果很好,RAPD反应时,DNA模板中RNA对扩增结果无影响,SDS、氯仿、异丙醇等小分子物质对扩增结果有干扰作用。优化的RAPD体系为;反应总体积25ul,其中含10倍扩增缓冲液2.5ul,Mg2+2m mol/1,dNTP为150umol/1,引物为0.4u mol/1,基因组DNA为20ng,Taq酶1U,其他成分为无菌双蒸馏水。优化的程序为:94℃ 10min 1个循环:94℃ 30s,37℃ 60s,72℃ 90s 40个循环;72℃ 5rmin 1个循环;4℃保存。用筛选出的26个引物对12个唐菖蒲进行了RAPD分析,共得到164条谱带,其中多态带为151条,多态百分率为92.1%。以遗传相似度0.660为阈值,经UPGMA聚类分析共分为4类,其结果与传统分类方法有一定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