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逆流色谱分离桑叶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mubi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桑叶这一药食两用的植物,在中外民间已被广泛的应用于疾病的治疗与预防中。大量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黄酮、生物碱、苯丙素、萜类、植物甾醇类、糖类及挥发油等多种功能性成分,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保护心血管系统、抗菌、抗肿瘤等作用。目前桑叶化学成分的分离手段主要为传统的提取分离方法,如树脂、凝胶等,存在样品死吸附严重、回收率低等问题,所以建立一套高效快速的分离纯化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相结合的方法,从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香豆素类、萜类、苯基苯并呋喃类、脂肪酸类单体化合物。本论文包括三部分:1综述概述了桑叶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化学成分研究表明,桑叶主要含有黄酮类、生物碱类、苯丙素类、萜类、植物甾醇类、糖类及挥发油等功能性成分。药理研究表明,桑叶具有降血糖、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抗菌、抗病毒、保护心肌系统等作用。目前桑叶化学成分的分离手段主要为传统的提取分离方法,如树脂、凝胶、制备液相等。2桑叶化学成分的提取和分离采用高速逆流色谱(HSCCC)分离技术,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6:10:7:9)为两相溶剂系统,对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初分,得到7个流分;以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按不同比例组成两相溶剂系统,对初分所得的7个流分进行纯化,从流分2中分离得到(6S,9R)-6,9-二羟基-3-氧代-α-紫罗兰醇、icarisideB1的苷元和化合物LL-2-2,从流分4中分离得到7-羟基香豆素和Moracin M,从流分5中分离得到Moracin P,从流分6中分离得到化合物LL-6,从流分7中分离得到化合物LL-7;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流分3进行分离,得到东莨菪内酯和化合物LL-3-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从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6:10:7:9)未能洗脱的样品(LLG)中分离得到十六烷酸、化合物LLG-1和LLG-6。3总结本研究建立了采用高速逆流色谱与制备液相色谱联用技术,从桑叶乙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鉴定出7个化合物,分别是(6S,9R)-6,9-二羟基-3-氧代-α-紫罗兰醇、icarisideB1的苷元、东莨菪内酯、7-羟基香豆素、Moracin P、Moracin M、十六烷酸。表明高速逆流色谱与制备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可对桑叶中所含的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进行高效制备分离,为桑叶的药理研究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及目的众所周知,2型糖尿病是一种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相互作用所致、多种致病因素参与的慢性复杂疾病。迄今研究发现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外周组织胰岛素抵抗(Insul
构筑高品质全球卓越城市是上海新一轮的发展目标,城市品质与卓越水平的提升,不仅在于城市形象的改善和提升,也需要改善人们在参与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体验。交通出行是人们参与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重庆长寿区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1年6月心内科收治疗的CHF患者6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
本文理论分析了内部控制对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影响,以及作为公司治理重要机制和内部控制环境要素的股权集中度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投资者关系管理的
近年来,全世界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越来越多,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形近汉字的大量存在成为这些外国学习者的一大学习障碍,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本文将就对外汉语中形近字的教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图像识别技术日趋成熟,图像识别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多地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如车牌识别、二维码识别、指纹识别、手写识别等。目前随
塑造和培养理想公民的教育在西方各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公民教育作为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是与公民相伴而生的。本文从卢梭公民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出发,以逻辑分析的方
高纯二氧化硅作为优良的绝缘体用于电子工业。氟化氢铵用于铝材表面处理、玻璃蚀刻等领域。目前,国内多个厂家开发了以氟硅酸、液氨为原料生产白炭黑联产氟化氢铵工艺,现有的工
由于大学招生计划的增幅越来越大,学生人数的增幅加大,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了严峻的考验,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学校有了许多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用来存储学生的各种信息。这些系
文章运用Y-G人格测验量表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和人格类型进行总体研究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总体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质,人格类型以稳定积极的D和D’型为主;不同学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