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基础教育存在的弊端之一是课堂教学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把受教育者定格在“书本世界”或“科学世界”之中,丧失了生命的活力和生活的意义及生命价值。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项基本理念。全文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实现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本文在探讨了生活世界内涵及其教学意蕴的基础上,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的三大策略,即情境化策略、问题化策略和活动化策略。在具体阐述每一项策略时,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入手说明策略确定的依据及实施的方法,并以丰富的课例予以诠释。以利于让一线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行为。全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在分析各个学者对“生活世界”阐述的基础上,归纳了“生活世界”的两方面内涵:①以人为核心,强调对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关注;②关注人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其教学意蕴体现在:①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打通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界限;②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改善他们当下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③建构完满的可能生活,提升学生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在第二章情境化策略中,提出了三条具体策略,即以情境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以情境促进学生意义建构;以情境驱动学生解决真实问题。在第三章问题化策略中,在分析了当前课堂教学中的“去问题化”现象及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问题设计的有效性,提出了问题化教学的几种教学模式,即核心问题统整式;问题串联式;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问题—任务/活动式。在第四章活动化策略中,在分析了活动化教学的概念及其本质特点的基础上,从活动品质、活动方式和活动条件三个维度探讨了活动设计的有效性。并对地理教学中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设计要点进行了阐述。本文认为,认为通过情境化、问题化及活动化这三方面策略的实施,可以使知识、真实世界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及学习需求)三者得到有机融会与贯通,在此基础上,回归生活世界的内涵—将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关注就得以现实,学生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也就可以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