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动荡的一个历史时期,经历了革命战争以及社会政治运动的影响,该阶段中国社会由封建向民主过渡,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现,国外的先进文化与理论不断被引入国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与融合都预示着该阶段新文化的诞生与发展。体育从其引入到中国以来一直担当着“体育强种、体育强国”的民族口号,仁人志士及知识分子无不把救国的大任聚焦于体育之上。清末以来,体育伴随着近代学校的出现不断传播开来。同样,女子体育的开始则是伴随女学的出现而肇始的,这时期体育救国不仅仅是男子的责任,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半—两万万女性同胞亦有此重任,女子体育同男子体育一样担负着强种强国的重担。体育的实施不能光靠舆论的宣传,需要有组织、有系统的规划,而学校无疑是体育落实的最重要途径,也是最主要途径。民国以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变,体育的方针、体育课程内容及实施办法不断变化,女子体育也不断受到重视,受男女平等思想的影响,教育当局极力试图提供两性相等的教育,鉴于两性的显著差异,在体育上始终是有区别的体育内容及体育标准。尤其是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7)受解放思想及男女平权观念的影响,女子体育得到迅速发展,女子体育成为研究的焦点,当时的报刊杂志以及体育制度上对女子体育研究逐渐增多,尤其是从性别角度上的研究颇多。本文主要研究该时期学校体育教学中男女性别差异问题,从社会舆论、学校体育法令、体育教材、体育考核标准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当时的教学状况。本文主要分为个五方面,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研究的起源与意义、文献综述以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二部分介绍研究的对象与方法。第三部分研究结果,从所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梳理总结,主要是包括民国时期学校体育发展的背景;,包括学制的变更、学校体育制度的替换、男女体育教学内容的变化及体育师资的发展状况;民国政府时期对男女两性体育教学内容的研究与讨论,包括政府制定的体育制度、积极研究女性教材、不同的体育标准要求。第四部分结果分析,对当时体育教学的社会背景以及为何能出现差异教学的社会及政治因素进行剖析。第五结论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