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适应性是人的生存潜力,人对热环境的适应性存在必然性。不同气候区人们对室内外环境的适应性存在差异。严寒地区冬季较长,整个季节室外温度的变化相当于寒冷地区不同季节的变化,因此其冬季不同阶段人们的适应性就可能不同。此外相同的人群,在两种不同的室内环境下,其适应性也会有所差异。本课题对严寒地区代表性城市哈尔滨市某高校教室和宿舍进行了连续8个月的现场调查,采用主观与客观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测试了5间教室和11间宿舍的热环境参数,同时每周对30名在校大学生在两种环境下的主观热反应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不同供暖阶段、不同环境下大学生受试者的热反应投票结果,得到以下结论:首先,教室内空气温度都接近或超过热舒适的上限值24℃,人们整体感觉偏热。5个阶段中性温度都低于空气温度,也都低于预测中性温度值。供暖阶段中性温度逐渐提高,体现了人体对热环境的适应性。在供暖阶段80%可接受温度下限都低于14℃,表明教室内人们对偏冷环境有很强的耐受性。教室内各阶段服装热阻值不同,供暖季热阻值与室内温度显著相关。其次,宿舍内的空气温度都在热舒适范围内。供暖开始前,中性温度高于空气温度,其它阶段热中性温度略低于空气温度,供暖初期的中性温度最低,为20.9℃。实测中性温度值比预测值小,证明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冬季人体对较低的室温有更强的适应性,适应性对热舒适有着积极的影响。供暖阶段,宿舍内学生服装热阻与室内外空气温度都有显著关系。最后,分别建立教室和宿舍人体热适应模型。由于教室空气温度、服装热阻明显大于宿舍内的,所以教室内的热感觉高于宿舍内的,从而导致教室内中性温度低于宿舍内中性温度。对比说明教室内的空气温度过高。两种环境下,受试者都会选择增减衣物等方式,但是行为调节的自由度不同。通过这种调节方式,不仅能够改善舒适性,而且可适当降低室温,节能减排。综上所述,为了达到舒适和节能的目的,室内环境温度宜取舒适温度下限值,不应过高。其次,应该充分利用人体对环境的生理适应性以及行为调节和心理期望,不同供暖阶段、不同环境的室温应随着室外温度和环境的不同进行合理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