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补肾方对糖尿病肾损伤伴纤维化小鼠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益气补肾法治疗糖尿病肾损伤的有效性评价
  目的:运用Meta分析对益气补肾法治疗糖尿病肾损伤有效性进行系统评价。
  方法:应用互联网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SinoMed,CNKI和万方等数据库所能检索的最早日期到2019年8月30日的临床试验,纳入应用益气补肾类药物治疗糖尿病肾脏损伤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依照标准由两名评论员独立分析纳入,使用Review Manager5.3评价其有效性。
  结果:纳入RCT研究有20项,共有患者1439例,以总有效率纳入Meta分析,效应值合并,[OR=4.54,95%CI(3.43,6.01),z=10.57,P<0.01]。
  结论:益气补肾法治疗糖尿病肾损伤疗效显著,临床疗效优于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但不良反应尚未进行系统描述,且研究质量偏低,需要更多大数据、多中心的RCT研究对此提供支持。
  第二部分 益气补肾方对糖尿病小鼠肾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探究
  目的:在临床总结指导下,验证益气补肾方对糖尿病小鼠肾损伤伴纤维化进程的延缓和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80只C57BL/6J雄性小鼠(体重22±5g),随机分为20只正常对照组、60只实验组,腹腔注射柠檬酸钠溶液稀释的1%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溶液造模。中药高、低剂量组分别灌胃800mg/kg/d和200mg/kg/d的中药悬浊液,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给予等量的双蒸水,灌胃8周,记录小鼠饮食、饮水、体重、尿量及随机血糖等,实验结束后取材留血清,肾脏称重后,分别置于组织固定液和冻存-80℃,以备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进行qRT-PCR实验,观察糖尿病小鼠肾脏SLPI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1、血糖、体重及一般状态: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低剂量组小鼠血糖均呈下降趋势,但均无统计学意义;低、高剂量灌胃组的体重较模型组相比均降低,两中药灌胃组体重明显降低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明显;模型组小鼠部分脱毛,毛色灰暗粗糙。
  2.肾重体重比:与模型组小鼠比较正常对照组肾重体重显著增高(P<0.01),中药高、低剂量组小鼠肾重体重比较模型组均降低,其中中药高剂量组降低显著(P<0.01)。
  3.常规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糖尿病小鼠葡萄糖显著升高,中药高、低剂量组小鼠葡萄糖较模型组降低但均不明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糖尿病小鼠MAU升高,中药高、低剂量组小鼠MAU较模型组均降低,其中中药高剂量组MAU降低明显(P<0.01);中药高剂量组、中药低剂量组小鼠Ucr与模型组相比均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高、低剂量组小鼠尿NAGase、血清Scr、血清BUN均降低,其中中药高剂量组尿NAGase降低明显(P<0.01)。
  4.肾组织染色:HE染色:模型组糖尿病小鼠肾小球体积普遍增大、外观变形、基底膜增厚,肾小球致密斑,系膜区增宽、基质增生,肾小管结构异常;Masson染色:模型组肾小球囊基膜、肾小管间质胶原堆积明显,结构紊乱;PAS染色:模型组糖尿病小鼠肾脏系膜区有阳性物质堆积,肾小球结构紊乱,基底膜增厚和系膜扩张,肾小管萎缩。中药高、低剂量组均对肾组织病变起到改善作用,尤其是中药高剂量组更明显。
  5.免疫组化:模型组小鼠肾脏组织SLPI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减少,中药高剂量组小鼠肾脏SLPI比模型组小鼠肾脏表达量增加,但中药低剂量组小鼠肾脏SILP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虽有增加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6.qRT-PCR结果:模型组糖尿病小鼠肾脏组织中SLPI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降低,中药高剂量组小鼠肾脏SLPI比模型组小鼠肾脏表达量增加,但中药低剂量组小鼠肾脏SILP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虽有增加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结论:1.经STZ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小鼠,血糖明显升高,体重明显下降,中药高低剂量组较模型组糖尿病小鼠肾功能及肾脏纤维化程度明显降低,益气补肾方可以改善小鼠的肾功能、肾脏病理改变和一般身体状态。
  2.SLPI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肾损伤的病变过程,而益气补肾方可能通过改变其表达来抑制糖尿病肾损伤纤维化进程。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掌叶覆盆子(Rubus chingiiHu)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具有补肾固精、助阳缩尿、补肝明目之功效,传统治疗上主要用于医治肾虚、遗尿、尿频、阳痿早泄、遗精滑精、目暗昏花等病症。由于其提取物具有抗癌、抗血栓、保肝、提高免疫能力、抗氧化、抗炎和抗骨质疏松等生物活性,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本论文以产自浙江新昌的掌叶覆盆子的全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分离手段,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了详细的化学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