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人工气道气囊上运用痰热清注射液冲洗的方法与运用生理盐水冲洗的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气囊上滞留液含菌量及细菌谱:分析两组病人VAP的发生率。旨在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找到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方法。方法入选患者均置入可冲洗式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机械通气时间在48小时以上,且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均在20-30分区间。除外插管前有明确的肺部感染或插管48小时内发生肺炎或伴其他感染性疾病者。将上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29例,男18例,女11例;年龄59~91岁,平均:77.74±13.28岁。采用痰热清注射液10ml进行每12小时1次气囊上冲洗。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59~93岁,平均:77.35±13.04岁。应用0.9%生理盐水10ml进行每12小时1次气囊上冲洗;记录每次冲洗前患者的气囊上滞留液量,性状,含菌量;每天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体温变化;每周1次检查胸片,每2天1次白细胞、PCT(降钙素原)及CRP(C反应蛋白)等;分别采集气囊上滞留液及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细菌病原学培养,观察VAP的发生时间,统计发生率。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方面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2周后,实验组VAP发生率20.69%,对照组VAP发生率53.33%,两组VAP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治疗两周后,实验组气囊上滞留液标本菌落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菌落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实验组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48);实验组及对照组对治疗前后气囊上滞留液标本致病菌株数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两周后,实验组气囊上滞留液标本菌落数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菌落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