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并进去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时代。大学这个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核心组织逐步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985工程、211工程等国家教育战略为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型大学竞争优势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作用。2012年5月7日,教育部正式启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核心,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行业产业以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整合人才、学科、科研资源,打破高校内外部边界与体制壁垒,建立产学研异质性主体参与的协同创新中心,以此大力提升我国高校的创新能力。然而,国家高等教育系统启动第三项国家工程的背景下,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瓶颈依然存在,协同创新与高校创新能力提升背后的联动机制尚需探索。由此,本文以“高校知识协同和创新能力提升的机制研究”为主题,重点解决三个研究问题:第一、高校组织协同创新的本质与影响因素;第二、作为知识资源集聚的组织,知识视角下高校创新能力的解构;第三、协同创新与创新能力提升背景下,高校知识协同与创新能力的互动机理。研究过程展开时,本文依照如下顺序:首先,本文围绕知识与知识创新、协同创新与知识协同、高校创新能力等展开文献研究,从概念内涵、分类、理论基础、测量等方面,系统地梳理了已有研究关于本文相关变量的讨论,并确定本文的研究定位;其次,本文对我国高校创新能力的现状作了分析,同时以斯坦福大学与浙江大学协同创新与能力提升的中外案例出发,总结比较了典型高校知识协同与创新能力的实践现状;再者,本文依据文献基础与研究调研结果反馈,建构了高校知识协同、创新能力、创新绩效组成的研究模型,提出高校知识协同、创新能力分别作用创新绩效条件下,创新能力对于知识协同对创新绩效影响的中介作用机理模型。采用303问卷数据与统计实证分析,本文验证了研究的理论假设;最后,本文结合实证分析框架,从完善高校知识协同创新活动的知识管理、营造高校协同创新组织学习机制、重构高校协同创新学科与知识界面、建设高校协同创新信息化与网络化平台四个方面提出了知识协同对高校创新能力提升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延伸了协同创新理论的发展,为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研究提供了实证范例。在整合协同创新理论与组织二元性、科技研究分类象限论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高校知识协同与高校创新能力的互动机理,从而为高校知识协同的影响因素探索、知识视角高校创新能力的解构、以及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创新能力的提升问题提供了探索性的解释与回应,以期为我国高校的发展以及协同创新与能力提升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