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费尔克劳三维模式对《卫报》中香港李波事件报道的分析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ewmyse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英国卫报中关于香港书商李波事件的报道进行分析。事件中李波是一位香港书商,因故来到大陆参与司法调查,而由于他的英国国籍身份,英国政府便想借机介入干涉此事。本文在语言学领域中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框架下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目的为,证明新闻语篇作为批评性语篇分析语料的可行性,探索藏在新闻语篇中的社会和意识形态因素及其对公众认知的影响,提高大众对于新闻语篇的批判意识等。本文试图解决以下研究问题:政治新闻语篇的语言特点是什么?新闻语篇中是否含有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因素?新闻语篇是如何在字里行间反映社会和意识形态倾向的?在这一报道中新闻语篇是如何影响并引导读者的观点的,等等。本文的研究理论和框架为费尔克劳的三维模式理论。这一理论包括描述、阐释和说明三个维度。在描述阶段主要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分析工具,对语篇的语言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第二阶段以语篇特征和社会惯例间的联系来阐释语篇的生成。最后把语篇和社会历史文化语境联系起来说明语篇和意识形态间的关系。文章的研究语料为香港书商李波事件,选取了英国卫报2016年1月至3月间所有有关该事件的20篇报道,这20篇语料成为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总括了本文的研究定位、研究理论和方法、研究问题、文章结构以及对结论的预先概述;第二章回顾了批评性语篇分析的发展历程,与研究相关的重要术语的解释,本研究的研究理论——费尔克劳的三维模式,以及其中重要的分析工具——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及有关新闻语篇的国内外研究综述。第三章为文本数据的收集和整理部分。第四章为主体的分析部分,以费尔克劳的三维模式为分析框架,首先是对于文本的语言特征的分析,主要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作为具体分析工具,从及物性、情态分析和词汇分类三方面阐释文本特征和其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因素;第二部分是对语篇表征的分析,从新闻的来源和模式两方面进行进一步的阐述;最后为对社会文化语境的分析和整体讨论。第五章为结论,总结本文的主要发现,概述结论,局限性和对以后该方向研究的建议。通过对语料的分析得出结论:卫报中该事件的报道所涉及到的对华态度和立场是消极的,其制造了一个消极的中国形象;从表面上看似公正和客观的新闻报道实际上隐藏了一定的意识形态倾向。在李波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利用多种的语言策略和语言形式可以产生对读者态度和意见的导向性作用。新闻报道是从社会中构建起来的,具有社会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对新闻语篇进行批评性分析对于提高大众的批评阅读意识具有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无论是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银行法案》的寿终正寝,还是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喷薄而出,都是美国金融制度近70年峰回路转变革的总结果。 在这段漫长的征程上,“1
目的了解临翔区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状况,为今后制定慢性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临翔区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中常住居民2013—2015年发生的慢性病死亡个案为研究对
基于对西蒙兹"蓝道"理念的挖掘,介绍分析了当代美国"蓝道"规划多个层面的实践探索,从规划目标、规划定位、规划措施等在内的多个方面总结特点,以期为我国"蓝道"建设提供经验
在《高层建筑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施工模拟计算及程序编制》的基础上提出高层建筑结构在垂直荷载下精确施工模拟的计算方法 .该方法无须反复形成结构总刚矩阵 ,只需增加极
本文通过光机电一体化课程项目的改革,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应用基于工作任务的项目课程设计,强化工学结合的教育理念,模拟岗位职业环境,启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就
介绍深圳大学核技术所近年来对微型反应堆进行的一系列改进 ,包括 :采取特殊措施 ,延长微堆安全运行时间 ,从原来的 6~ 8h ,延长至 40h左右 ,成功研制了治疗肝癌的含稀土元素
介绍深圳大学微型中子源核反应堆各项关键设备,以及为确保核反应堆安全所采取的相应预防措施.从事故预想角度分析核反应堆安全性能,指出深圳大学微型中子源核反应堆功率水平
对含有不同极压剂、不同极压剂浓度和不同类型(如阳离子、非离子等)的轧制乳化液进行了极压性能的研究;探讨了含硫乳化液在极压状态单分子反应层生成的速率,乳化液比乳化油有较高
近代中国政府将电影看作是“通俗教育”的重要形式,对它的管理是硬性和严厉的,更多的是从文化防犯、控制等硬性措施上对它进行调整,这种调整反映出近代中国电影发展长期处于一种
90年代以来,王安忆的创作与前期相比无论纵向还是横向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她选择家常生活作为载体,但是并不单纯意味着对于外在物质化生活的重视,而是更关注人物的心灵世界,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