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都会与他人产生交互和联系,建立某种社会关系,进而形成社会关系网络。特别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Facebook、Twitter、人人网等社交网站出现,人们可以将线下关系转移到线上,方便相互交流以及人脉拓展。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人们接触的社会群体越广泛,结识的好友就越多,如果不能及时存储,一些不经常联系的好友将会逐渐被遗忘,等到需要的时候只能望尘莫及。 针对这个问题,论文设计了社会关系检索服务系统,能够保存、管理以及拓展人们的社会关系。当用户检索想要联系的人时,系统便会展示到达该联系人所有的关系路径,这些关系路径按照亲疏度大小排列,将最有可能建立联系的路径先列出,如果与实际交往的路径不符,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他路径。同时系统还可以根据某些属性检索出具有该属性的所有个体,并将所有满足条件的个体按照亲疏度排序列出,供用户参考,该系统给予用户足够的自主选择性。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研究了亲疏度的影响因素及其权值量化。在现实社会中,影响人们的亲疏度有诸多因素,论文运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影响力度较大的四个影响因素:信任度、认识时间、地域、性别,并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四个影响因素进行权值确定及量化。 2.设计了亲疏度和累积亲疏度计算模型。在对亲疏度影响因素深入研究及量化的基础上,设计了亲疏度和累积亲疏度计算模型,实例表明该计算模型符合实际情况,同时发现关系路径长度与亲疏度有一定关系,但不是绝对的,有时关系路径长度大的路径比关系路径长度小的路径亲疏度还要大。 3.设计了基于泛洪算法与亲疏度的关系检索算法(即FIS算法)和多目标检索算法(即FIMS算法)。FIS算法充分考虑到亲疏度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以及泛洪算法容错性高、操作简单的优势,将两者紧密结合,实现了源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所有关系路径的检索,并按照亲疏度大小将关系路径排序列出。FIMS算法建立在FIS算法基础之上,可以实现某些属性值的检索,能够检索出满足条件的所有节点,并将各节点按照亲疏度大小排列。 4.社会关系网络的分析与设计。建立了以管理、拓展人脉为首要任务的社会关系检索服务系统模型,并且利用用例图和系统模块图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详细设计了社会关系检索服务实验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个人信息、好友管理、检索、设置管理这四大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