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小城镇建设持续发展,相关政策不断推出,资金支持力度加大,不同类型特点的城镇建设布局应具有怎样的特征逐渐得到各方面的重视。由于景区依托型小城镇拥有突出的生态环境及旅游资源优势,空间布局更易受到景区的影响,因此需要二者从生态、产业、文化等多个角度来进行景城融合的研究,从而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小城镇空间布局。本文以鸡足山城镇为例,该城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宾川县境内,紧邻佛教名山鸡足山。景城之间紧密相连,互为依托,城镇是景区的前导空间,景区又是城镇的依托背景。随着鸡足山城镇逐步发展,景城间生态空间遭到侵蚀,产业发展响应不足,文化内涵发生断裂,因此城镇空间布局与景区亟待融合。本论文就景城融合的主题,结合城镇发展诉求,对城镇空间布局展开研究。基于相关理论基础,对国内外关于小城镇空间布局、景城融合等方面研究进行总结。现阶段对景区依托型城镇空间布局的研究多从单一角度出发,因此本文将重点从生态空间、产业空间及文化空间等多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炼出适合于鸡足山城镇发展的空间布局。首先,基于景城生态的整体性,生态空间划定采用生态安全格局的方法对各类安全格局因子进行分析与叠合,从而划定城镇增长边界的控制范围。对增长边界内用地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确定城镇建设用地的选择。以此为基础,构建外围生态绿化基质引入、内部绿化景观视线廊道贯通、功能区绿地斑块填补、特色水系环绕的生态空间布局。其次,由于景城产业的关联性,产业空间布局通过SWOT分析法明确在景区影响下城镇未来产业发展方向,通过产业矩阵分析法构建以旅游业、服务业为主导,以农、林、牧渔业、文化创意产业、房地产业等为辅助的产业发展谱系,形成组团式的城镇空间布局。以中心文化及商业服务片区为核心,佛教文化集中展示区、景区门户片区、乡村旅游体验片区、旅游休闲度假片区及停车场片区环绕的六大功能分区,以此落位产业用地布局及产业项目支撑。之后,由于景城文化的交融性,文化空间布局通过深入挖掘城镇与景区的文化特质,提炼佛教禅宗文化及白族民族文化符号,构建“洗心桥——八识广场——拈花一笑广场——鸡足山金顶”文化轴线,营造八识广场及沙址村民俗村落特色公共空间,打造拈花一笑广场等标志节点,体现二者之间的融合,形成体现地域文化特征的文化空间。最后结合上述各角度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景城融合下的生态、产业及文化空间的叠合,从区域角度构建八识广场与鸡足山金顶相呼应、景区林地景观引入、景城水系廊道贯穿、产业功能片区响应的空间布局。城镇内部形成以文化及商业服务片区为核心,各功能片区环绕,“洗心桥——八识广场——拈花一笑广场——鸡足山金顶”文化轴线贯穿、各产业片区核心串联的组团式总体空间布局。本文以景城融合视角构建鸡足山城镇空间布局,为城镇与景区融合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指导,也对城镇建设提供了具体实施操作建议,形成相对普适性的布局模式,对同类型小城镇空间布局的研究提供了有效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