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血小板功能,检测其相关指标6酮前列腺素FIa(6-keto-PGFla)、人血栓素B2(TXB2)、高敏C-反应蛋白、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人a膜颗粒蛋白、人血小板因子3(PF-3)等数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病情与血小板功能的关系;评价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为提高脑卒中病人的疗效及改善预后提供帮助。方法1.1本研究中的60位脑卒中患者均为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或门诊病人,其中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为单纯性脑卒中患者30例,两组患者均有明确的神经科定位体征,并经颅脑CT或颅脑磁共振(MRI)证实。脑卒中诊断依据2005年8月出版的《神经病学》,抑郁症采用目前通用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的修订版标准,参照Hamiton(汉密顿)抑郁量表评估病情。研究对象均排除合并有细菌感染、组织损伤、肿瘤形成、急性炎症等急性相刺激等情况。1.2抽取被调查者的外周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和高敏C-反应蛋白分析法,检测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la)、人血栓素B2(TXB2)、高敏C-反应蛋白、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人a膜颗粒蛋白、人血小板因子3(PF-3)等指标。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la)值降低,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人血栓素B2(TXB2)值升高,有明显统计学意义。3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高敏C-反应蛋白值升高,有明显统计学意义。4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值升高,有明显统计学意义。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人a膜颗粒蛋白、人血小板因子3(PF-3)值无明显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发病率高,其存活病人大多数会留有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失,给社会和家庭以及病人本身成了很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脑卒中后抑郁是影响患者功能恢复和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的改变,可以通过检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6酮前列腺素Fla(6-keto-PGFla)、人血栓素B2(TXB2)、高敏C-反应蛋白、人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评价患者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为脑卒中后抑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中的人a膜颗粒蛋白、人血小板因子3(PF-3)等检测值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有待今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