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针对TDVT大鼠股静脉内皮组织、血细胞,重点关注深静脉血栓形成前,形成高峰期关键状态,检测精氨酸酶1(Arg1)、内皮细胞损伤相关因子vWF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表达变化;针对人血细胞,重点关注深静脉血栓形成、不形成状态,检测Arg1、eNOS表达变化情况,分析其可能参与DV T形成的机制。[材料和方法]第一部分大鼠股静脉组织基因芯片数据分析并与人同源性比对,锁定血栓形成前、血栓形成高峰期上调基因Arg1、下调基因eNOS及上调的内皮细胞损伤相关因子vWF1.建立大鼠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模型:血管钳夹+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方法造模,将150只大鼠分为五组:A组(正常对照组,0h),B组(创伤即刻组,0.5h),C组(血栓形成前组,2.5h),D组(血栓形成高峰组,24h),E组(血栓不形成组,168h)。在相应的时相点,取4cm股静脉血管组织,分离内皮组织,进行基因芯片检测。2.对大鼠股静脉内皮组织Affymetrix Rat230基因芯片检测出的数据,应用倍数变化方法进行分析(两组间同一基因的Signal log2 ratio比较,上调基因:Log2 Ratio≥1,下调基因:Log2 Ratio≤—1),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3.将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GO分类并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生物信息学研究,锁定内皮细胞相关基因,最终确定上调基因Arg1、下调基因eNOS及上调的内皮细胞损伤相关因子vWF。4.在NCBI网站GENE中查询Arg1、eNOS和vWF在大鼠和人类中的基因序列,将两者的基因序列代入BLAST中进行比对,明确与人类基因的同源性。第二部分建立大鼠创伤性深静脉血栓模型,针对大鼠血细胞通过Real-timePCR检测血栓形成前、血栓形成高峰期Arg1、eNOS、vWF表达量变化,与大鼠股静脉组织该基因的基因芯片结果进行对比1.建立大鼠急性创伤性深静脉血栓模型:血管钳夹+髋人字石膏外固定方法造模将100只SD大鼠根据观察时间和血栓形成情况进行如下分组:正常对照组(A组)、血栓形成早期组(B组),血栓形成高峰期(C组)和无血栓形成组(D组)。2.在相应的时相点,采用心脏取血的方法抽取每只大鼠5ml血液标本,采用Trizol法提取血液总RNA,经3%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评估各组总RNA质量。3.对大鼠Arg1、eNOS、vWF应用Oligo6.69引物设计软件,设计反转录引物,将各组大鼠血液总RNA反转录为cDNA,以GAPDH为内参照,PCR反应扩增(预变性、变性、退火、延伸、终末延伸),对PCR产物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eal Time PCR)检测,通过溶解曲线分析识别特异性扩增产物,通过扩增曲线检测产物量的变化。4.采用2-△△CT算法处理Real-Time PCR数据,描述Arg1、eNOS和vWF在B.CD组与A组基因表达量的比值,分析三者在大鼠深静脉血栓形成过程血细胞中的表达变化趋势。第三部分RT-PCR检测人血细胞中Argl.eNOS表达变化制定临床患者统一观察、诊断及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整理资料。将纳入的DVT患者分为正常对照组(A1组,n=5)、创伤对照组(A2组,n=5)、血栓形成组(B组,n=6),血栓不形成组(C组,n=6)。采集血样本,通过RT-PCR检测Argl.eNOS表达变化情况。结果:1.大鼠股静脉组织基因芯片数据检测分析:Arg1血栓形成早期组(C组)较正常对照组(A组)上调3.1倍(CvsA:3.1),血栓形成高峰期组(D组)较正常对照组(A组)上调3.6倍(DvsA:3.6):vWF血栓形成早期组(C组)较正常对照组(A组)上调2.2倍(CvsA:2.2),血栓形成高峰期组(D组)较正常对照组(A组)上调2.8倍(DvsA2.8):eNOS血栓形成早期组(C组)较正常对照组(A组)下调1.6倍(CvsA:-1.6),血栓形成高峰期组(D组)较正常对照组(A组)下调2.1倍(DvsA:-2.1)。2.应用Real-time PCR检测大鼠血细胞中Arg1、eNOS、vWF表达量变化:Arg1血栓形成高峰期(C组)较正常对照组(A组)上调9.673倍(CvsA:9.673); vWF血栓形成高峰期(C组)较正常对照组(A组)上调11.973倍(CvsA:11.973); eNOS血栓形成高峰期(C组)较正常对照组(A组)下调9.132倍(CvsA:-9.132)3与人的BLAST对比:Arg1为89.4%;eNOS为91.2%。说明Arg1和eNOS在大鼠与人类之间同源性较高。4.人血细胞Arg1、eNOS经RT-PCR检测,结果显示,Arg1在B、C、D组呈高表达,eNOS在各组中表达无显著变化。结论:1.大鼠股静脉内皮组织、血细胞中Arg1、eNOS表达变化趋势相同,Argl、eNOS表达变化趋势可反映血栓形成状态;2. Arg1可能与人创伤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