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角点网格剖分的三维地质建模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西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dgerg454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维地质建模是地学可视化的分支之一,是通过地质体边界及其特征数据,利用计算机模拟地质体的表面形态特征和内部属性,以图像的方式再现真实的地质体,使人们更加直观的认识地质空间的新型学科领域。因此,对三维地质建模有关算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层面建模、断层建模和层序建模三个方面,研究了基于角点网格剖分的三维地质结构建模,从算法的角度分析了建模过程中各个环节的重点和难点,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建立了地质体模型。   首先通过对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中的点、边和三角形三种数据结构的设计,提高了Delaunay三角网的建网速度,实现了海量数据的快速Delaunay三角剖分,并进行了等值线追踪和等值图的区域填充,建立了地质层面模型。其次,针对Sticks类型的断层数据,结合加权平均法实现了断层建模。通过对角点网格剖分技术的研究,给出带断层约束的角点网格生成算法,建立了三维框架网格模型。然后,将层面插入到框架模型中,得到三维地层模型。同时,在三维地层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层序地层学原理,按层序网格表征方式细分地层,建立了层序模型。最后,在结构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距离加权反比法估算网格结点的属性值,建立了地质体属性模型,实现了任意方向的剖面显示。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利用Visual C++6.0和OpenGL设计了一个三维地质建模系统,并进行可视化显示,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关联规则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可以在海量数据中揭示某些特定的规律,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作为关联规则挖掘中最耗时的部分——频繁模式挖掘,其算法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软件开发的效率、质量以及后期维护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以数据库为核心的软件开发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这些需求。领域驱动设计
虚拟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引发了对虚拟化环境下性能分析工具的需求。如不同虚拟机里的用户需了解运行在该虚拟机的程序的性能问题,以便优化程序性能及运行环境配置。这都需要对
近年来,社交网络呈现爆炸式的发展,其对现实社会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社交网络上活跃着数以亿计的用户,蕴含着海量的数据,对社交网络中用户影响力进行量化研究,有助于了解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基于运动数据捕获的运动合成,就一直在游戏和动画领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并一直是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其中,运动图技术因其可靠性,在基于
图像融合技术能将同一场景的多幅图像融合成一幅更少噪音、更多信息、更能满足应用需求的新图像。近年来,图像融合技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图像融合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球遥感、
云计算作为一种以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模式和服务提供方式,一方面,它集中了C/S计算、对等计算、分布式计算、协同计算等计算模式的优点;另一方面,它屏蔽了各类终端在cpu处理能力、存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高空视觉系统,具有全天候、远距离、极强的穿透力和高分辨率等特点。针对SAR图像的目标识别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而如何精确地提取图像特征和采用
省级府各个部门正积极建设各自的应急平台,但是由于早期没有统一的规划,各个单位或者部门的应急系统采用了不同的系统环境和实现技术,导致了“信息孤岛”的形成,异构应急平台间的
非一致性内存访问(NUMA,Non-Uniform Memory Architecture)架构是目前主流的高性能服务器架构之一。NUMA架构的主要特点是访存延迟的不一致性,即处理器访问本地内存所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