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目前大多数对前列腺癌空间分布的研究方式是对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标本中癌灶分布的研究,而且患者多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transrectalprostatebiopsy, TRBx)确诊。此方法可区分前列腺癌在尖部、中部到基底部的分布差异,但对前列腺癌在左侧腺体与右侧腺体以及移行带与外周带之间的分布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很少有关于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癌组织具体比例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纳入810例进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transperineal prostate biopsy, TPBx)的患者资料,旨在分析经会阴途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指标的诊断效果,以及揭示前列腺癌的空间分布。
方法:
对(2016年10月~2019年2月)我院行经会阴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前列腺癌的发病临床特征、各相关指标诊断效能大小。分析比较确诊为前列腺癌的271例患者不同Gleason评分下各穿刺部位穿刺阳性针数占比(positive rate of puncture needle, PRPN)、平均癌灶体积占比(cancer focusvolumeratio, CFVR)及分区癌灶体积占比(positiverateofcancerfocus,PRCF)。
结果:
前列腺癌者与非前列腺癌者相比,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 PV)、前列腺炎症、排尿困难、血尿、无不适主诉、MRI是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t-PSA)、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specificantigen, 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ensity,PSAD)、f/tPSA及PV的诊断临界值分别为73.5岁、15.43ng/ml、4.545ng/ml、0.475ng/ml*cm3、0.123以及41.45ml。整体而言,左侧外周带穿刺阳性针数占比(PRPN)均较高;对左侧移行带穿刺,穿刺阳性针数占比(PRPN)低于左侧外周带,与右侧差不多,但分区癌灶体积占比(PRCF)明显较高,平均癌灶体积占比(CFVR)较大,尤其在Gleason评分在8-10分的肿瘤中。
结论:
对于本中心,穿刺指征中t-PSA及PSAD的标准应提高,f/tPSA标准应减低,同时需多因素评估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穿刺。前列腺癌空间分布上不对称,左侧癌灶多于右侧,左侧外周带穿刺阳性针数占比(PRPN)较高,左侧移行带分区癌灶体积占比(PRCF)较高且多为高Gleason评分的大癌灶。
目前大多数对前列腺癌空间分布的研究方式是对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后标本中癌灶分布的研究,而且患者多为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transrectalprostatebiopsy, TRBx)确诊。此方法可区分前列腺癌在尖部、中部到基底部的分布差异,但对前列腺癌在左侧腺体与右侧腺体以及移行带与外周带之间的分布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而且很少有关于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癌组织具体比例方面的研究。本研究纳入810例进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transperineal prostate biopsy, TPBx)的患者资料,旨在分析经会阴途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相关指标的诊断效果,以及揭示前列腺癌的空间分布。
方法:
对(2016年10月~2019年2月)我院行经会阴前列腺系统穿刺活检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比较前列腺癌的发病临床特征、各相关指标诊断效能大小。分析比较确诊为前列腺癌的271例患者不同Gleason评分下各穿刺部位穿刺阳性针数占比(positive rate of puncture needle, PRPN)、平均癌灶体积占比(cancer focusvolumeratio, CFVR)及分区癌灶体积占比(positiverateofcancerfocus,PRCF)。
结果:
前列腺癌者与非前列腺癌者相比,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 PV)、前列腺炎症、排尿困难、血尿、无不适主诉、MRI是独立影响因素(P<0.05)。年龄、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otal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t-PSA)、血清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ree prostatespecificantigen, f-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ensity,PSAD)、f/tPSA及PV的诊断临界值分别为73.5岁、15.43ng/ml、4.545ng/ml、0.475ng/ml*cm3、0.123以及41.45ml。整体而言,左侧外周带穿刺阳性针数占比(PRPN)均较高;对左侧移行带穿刺,穿刺阳性针数占比(PRPN)低于左侧外周带,与右侧差不多,但分区癌灶体积占比(PRCF)明显较高,平均癌灶体积占比(CFVR)较大,尤其在Gleason评分在8-10分的肿瘤中。
结论:
对于本中心,穿刺指征中t-PSA及PSAD的标准应提高,f/tPSA标准应减低,同时需多因素评估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穿刺。前列腺癌空间分布上不对称,左侧癌灶多于右侧,左侧外周带穿刺阳性针数占比(PRPN)较高,左侧移行带分区癌灶体积占比(PRCF)较高且多为高Gleason评分的大癌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