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又称是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引起死亡的第二大癌症,我国是肝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危害。目前手术治疗和传统药物治疗会引起毒副作用,且易产生耐药性。因此,提出中医综合治疗的概念,使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基于长久以来中医治疗肝癌的认识和经验,而我们要做的是在寻找低毒高效的中药的基础上,了解中医对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有助于早日从中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中开发具有抗肝癌的活性成分,使更多低毒高效的抗肝癌药物得到应用。因此,本文选取9种具有抗肝癌活性的中药为研究对象,经过浸泡、煎煮、浓缩、定容、离心过滤等方式制备得到中药液,以肝癌细胞HepG2为模式生物,并结合中医艾灸疗法的作用方式,研究了单一中药液作用和二元混合中药液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的Hormesis效应机制,以及艾灸单独作用和艾灸与中药液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得出的主要成果如下:(1)从细胞信号通路水平探讨了单一中药液对HepG2细胞的Hormesis效应的初步机制,结合细胞毒性效应,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的实验结果,发现中药可能改变某些细胞信号通路来进行作用:本研究测定了9种中药液对HepG2细胞的单一毒性效应,9种中药液(DC,HD,MR,VA,GL,TM,SB,FO,RC)都对HepG2细胞具有Hormesis效应。其中三种自身毒性较小的HD,MR,GL在低浓度时的刺激效应较明显,在较低的浓度范围内对HepG2细胞增殖有较大促进风险;测定了中药对HepG2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的作用及影响,并提出了中药液对HepG2细胞的Hormesis效应可能机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中药液刺激HepG2细胞加快细胞从G1期向S期的转换速度,产生了刺激作用。而随着中药液的浓度进一步增加细胞内的NO大量累积,此时NO启动了线粒体凋亡通路,对细胞产生抑制作用,诱导细胞凋亡。(2)研究了二元混合中药液对HepG2细胞的联合毒性及其联合作用方式:中药二元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仍呈现Hormesis现象,针对前期筛选出的三种中药液(HD,MR,GL)的联合作用结果,分析得到这三种中药之间的二元联合作用使原本低浓度的刺激效应相对减少(其中HD和GL联合时最明显),同时联合毒性也有所降低,但对于最大抑制率影响不大。利用IA模型判别不同中药液的联合毒性作用,发现有大部分组合(31组)出现低浓度协同或者相加刺激作用,中浓度协同抑制作用,高浓度拮抗抑制作用,只有少数二元混合中药液(HD-GL,HD-GL,MR-GL,GL-SB)出现低浓度拮抗刺激作用,高浓度协同抑制作用。从药物本身的主要活性成分来分析其对HepG2细胞在不同浓度下的产生的低浓度拮抗刺激、高浓度协同抑制的联合作用机制。说明中药间的二元联合暴露可能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刺激细胞增殖的风险,但刺激作用仍然存在,因此,二元联合使用中药时需要谨慎。(3)研究了艾灸单独作用和艾灸与中药液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的影响:随时间的延长和艾灸次数的增加,艾灸通过阻碍HepG2细胞周期由G0/G1期细胞向S期转换,从而抑制HepG2细胞生长。同时,艾灸能拮抗中药液在低浓度暴露时对HepG2细胞产生的刺激效应,使得中药原本对细胞的低浓度刺激有不同程度地减小,甚至消失。表明艾灸的加入对中药应用于治疗肝癌具有协同的抗癌效果,降低了中药液单独使用时对HepG2细胞产生的低浓度促进细胞增殖的风险。结合艾灸与中药联合作用对HepG2细胞的毒性效应研究,以及中药液与艾灸对HepG2细胞的联合作用方式的判别,解释了艾灸和中药液联合作用于HepG2细胞的可能作用机制,为中药抗肝癌的研究提供新思路,为艾灸和中药作为治疗肝癌的联合应用方式提供了参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