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任务。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媒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运行机制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新闻传媒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推动者和宣传者。同时,和谐的新闻传媒与和谐的舆论监督管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是新闻传媒的最终奋斗目标。从CNNIC最新的关于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结果来看,作为新生事物的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进入到了快速增长阶段,在今后的一段时期,网民数量仍将不断增加,而网络对于生活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大。“构建和谐传播”不仅仅是传统媒体的责任,网络媒体的作用更加不能忽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普及程度的加深,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网民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网络舆论逐步形成并日益活跃,其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强,积极、有效的网络舆论监督对现实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的舆论导向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网络舆论监督具有诸多优点:充分表达民意,形成真正的意见自由市场,有利于党和政府及时了解网民的思想动态,强调了公民个体的存在,提高了公民的主人翁地位,有利于社会稳定,有利于约束不正之风,促进社会透明度的增加和良性发展。但是作为双刃剑,网络舆论监督还存在很多局限和不足之处。尤其是在和谐社会概念提出之后,网络舆论监督如何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加强引导与管理,趋利避害,成为政府以及新闻传播学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论文主体分为五章内容,在简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目标、研究方法和思路、创新之处所在后,分别从题目涉及的两个方面——“网络舆论监督”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入手,从理论层面介绍了二者的相关概念、意义及相互关系,进而对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现状进行描述。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最后一章探讨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应当如何对网络舆论监督进行规范和引导,如何充分发挥外在监督、媒体自身以及广大网民的作用。本文以近几年党中央大力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切入点,将网络舆论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联系在一起,分析两者的关系、相互作用等,作为学术界比较新的课题,尽量做到内容全面,对网络舆论监督问题进行了从头至尾的全面梳理,深入挖掘本文的深度和广度,并结合近年来网络上的热点事件,进行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力求有更多创新之处。在研究方法上,由于本课题涉及了新闻传播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因此属于跨学科研究的尝试,在分析彼此关系时运用了交叉研究的方法。全文通篇采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在具体的每个章节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还运用了文献查阅、网络浏览、引用数据、分析图表等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