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文献研究:探析清宫正骨流派历史渊源,梳理清宫正骨流派的发展脉络。2.学说研究:总结清宫正骨流派的学术思想内涵,构建融会贯通的诊疗体系框架。3.手法研究:详述清宫正骨流派手法操作细节与要点,探究从细则到章法的手法灵活运用模式。4.实验研究:探索以数字技术为辅助的手法操作研究,创新手法的传承教学模式。方法:1.文献研究:分别以“清宫正骨流派”“蒙古正骨术”“上驷院”“绰班处”“刘寿山”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读秀学术平台、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清宫正骨流派研究的文献,全文阅读提取信息;通过第一历史档案馆档案全文检索系统,以“上驷院”“绰班处”“蒙古医生”“蒙古医士”为检索词进行数字化检索,仔细阅读全部检索内容,遴选出实际相关档案进行分析研究;查找本校及北京市图书馆、本校中医药博物馆中清宫正骨流派相关图书文献资料,收集筛选后进行综合分析。2.学说研究:纵向以“和”为中心贯穿整个诊疗全程。框架以筋骨解剖结构、筋骨特点功能、筋骨气血病变、损伤辨病辨证四者为“地基”;以分述手法、固定、用药、练功四方面为“支柱”;以治疗效果为“顶梁”。按照“地基”“支柱”“顶梁”体系框架,将清宫正骨流派的学术思想内涵以“和”为核心进行体系化阐释。3.手法研究:以清宫正骨流派舒筋八法、上骱八法、接骨八法为主体详细阐述操作细节与要点;通过跟诊名师方式得到带教手法操作指导,手法运用思维指点;以访谈名家形式聆听骨伤名家对手法运用的体会与见解,在理论与实践中融会贯通,在承继与探索中精炼升华。4.实验研究:采集一名健康志愿者前臂CT数据,制备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3D打印模型,应用3D打印骨折模型展示骨折后病变位置解剖结构改变,依托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我校中医手法复位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共同演示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手法复位要点,进行手法教学传承新方式探索。结果:1.文献研究:清宫正骨流派起源于清朝宫廷内的上驷院绰班处,在历史发展中融合蒙满汉正骨技术形成;嘉庆六年(1801年)上驷院绰班处成为清宫廷唯一正骨机构,进入全盛时期;民国时期,绰班处医生在民间坐堂行医,其中夏锡五、刘寿山、吴定寰技艺高超誉满京城;新中国成立后,刘寿山与朱格一先生创办北京针灸传习馆,开设正骨班招生讲学;1959年刘寿山先生在东直门医院创办骨伤科。清宫正骨流派在传承发展中形成一源三歧,分别为清宫正骨法师承分支,宫廷正骨法师承分支,宫廷理筋术师承分支。2.学说研究:以刘寿山先生为代表的清宫正骨流派学术思想内涵体现在:骨骼分为明硬骨、暗硬骨、软骨三种,筋分为“伸、屈、力、通”四种筋道;骨与筋在结构上相互支撑,功能上互相协调;手法治疗应筋骨并重,损伤病机不离气血,理伤应以调理气血为要;辨病辨证应局部整体兼顾,治则与体质相和,外损与内伤兼治。手法应用以“轻、巧、柔、和”为中心原则;骨折整复固定后应积极进行功能锻炼,动静结合促进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七分手法三分药,手法与用药配合,内服药物与外用药物结合。练功即功能锻炼,它与手法、固定、用药同样重要,未病养筋骨,伤后练功能,既是疾病治疗手段也是预防方式。3.手法研究:舒筋八法:拔、戳、捻、散、捋、顺、归、合。上骱八法:摘拔、提、端、捺正、屈、挺、扣、捏。接骨八法:把、托、拿、掐、推、接、续、整。损伤不同手法组合各异,以正确诊断为前提,熟谙解剖结构知悉病情轻重,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心手相应。4.实验研究:获得以聚乳酸为材料的3D打印的桡骨远端骨折模型1个,3D打印模型可直观演示桡骨远端骨折后解剖结构的改变,可将以“手摸心会”为特点的手法作用于骨折断端的复位过程三维可视化、动态化呈现,化抽象复杂为立体直观。结论:1.清宫正骨流派历史悠久,传承脉络清晰,在交流融合中发展,在临床碰撞中创新。2.清宫正骨流派学术特色鲜明,诊疗框架完整,手法手术并重,中西汇通,与时代同行。3.以数字技术为辅助的手法教学,革新了手法传承发展方式,交叉领域学科结合,深度医工融合,助推中医骨伤发展迈上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