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以社区居民为调查对象,了解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在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现状,调查样本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及对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的认知度、接受度,总结我国社区健康管理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政策与理论分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层面上的健康管理服务良性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以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杭州市拱墅区为样本地区,抽取大关上塘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小河湖墅地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米市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三个社区作为调查点,以社区≥20岁的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发放《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需求调查表》。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构成比等指标调查居民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等以了解居民健康状况,以及对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和利用情况,进行统计描述。在此基础上,结合需求理论、健康信念模式、福利经济学原理及公共产品学说,为我国城市社区发展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进行政策与理论分析,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全民健康管理体系的建议。结果:1.通过调查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发现,样本地区居民健康状况好于全国总体水平,但影响被调查人群健康状况的最大因素仍然是慢性病,居民就医及保健费用较高。2.样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及居民满意度较高。在社区层面发展面向全体居民的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具备一定的基础。结合经济学理论,健康管理服务中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需由政府提供以弥补市场失灵,增进社会福利。3.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服务的认识程度与应用率较低,对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自付费用意愿可接受价格水平较低。大众媒介在健康知识传播方面具有较好效果,需针对不同层次的人群,分类开展宣传。结论:在“新医改”注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的大环境下,以社区为平台,以政府政策、财政支持为保障,以电子健康档案(EHR)为依托,将健康管理服务的技术与方法与传统医学治未病理念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治未病与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有助于促进国民健康状况进一步提升,遏制慢性病急速增长的趋势,为实现“健康中国2020”的战略目标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