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裔美国女作家伍琦诗凭借处女作《无声告白》一举成为当代美国小说界黑马,声名大噪。作为一名亚洲女性,身在欧美白人群体创作圈内,伍琦诗能够击败众多知名作家,成为横扫欧美榜单的后起之秀,除了小说涉及的关于女性自我成长、身份定位、文化冲突矛盾和移民家庭教育等多重主题之外,作者精心设计的小说扑朔迷离的发展走向和精妙绝伦的叙事策略也是其迅速走红的原因。本文以苏珊.兰瑟的叙事声音,叙事视角理论及叙事话语理论为指导,从叙事视角、叙事声音、叙事话语三个方面对《无声告白》中的叙事策略进行整体研究。作为一名亚裔女性作家,伍绮诗能够在欧美文坛占据一席之地,实属不易,其作品中独特的叙事策略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无声告白》呈现了美国移民后代真实的处境和遭遇,刻画了跨族裔家庭内部的矛盾冲突。本文通过对作品中的女性叙事策略和技巧的解读,还原跨族裔家庭生存状态,揭示跨族裔家庭的艰难处境,并唤起社会对于跨族裔家庭的关注,以期帮助读者深刻理解文本,并对以后跨族裔文化研究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本文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简要介绍作家生活经历和作品,概述国内外对《无声告白》的研究,并对本论文的研究角度、研究价值和创新之处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正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是整篇论文的理论基础,梳理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过程与主要观点,并指出本论文涉及的叙事视角和叙事声音以及叙事话语理论。第二章基于苏珊·兰瑟提出的女性主义叙事声音理论,从叙事声音角度分析女性叙事特质,分别从作者型叙事声音和集体性叙事声音展开讨论。从作者型叙事声音入手,分析作者是如何利用不同性别不同种族的人物及社会事件消解男性主体权威,建构女性作者权威。从集体型叙事声音角度出发,立足于跨族裔女性群体,以莉迪亚和玛丽琳为代表,分析主流社会群体的压迫和性别政治对她们造成的影响。重点分析女性群体代表玛丽琳如何反抗男性主导,并建立自身权威。作为亚裔移民后代,莉迪亚在畸形的家庭环境下“委曲求全”求得家庭和睦,在种族歧视的社会环境中找寻自我。通过集体性叙述声音,作者成功揭示了女性群体和少数族裔群体的内心声音,拉近了读者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文本的可信度,并成功地建立起自己的女性叙事风格。第三章基于女性主义叙事学中的叙事视角理论,分析作者在《无声告白》中的内视角和外视角叙事手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内视角,作者向读者呈现了故事走向的多种可能,尤其“角落人”汉娜这一视角的设置,更是有力激发读者思考。外视角是贯穿小说始末的技巧。为加强叙事效果,作者利用第三人称外视角设置了两条线索,分别讲述了莉迪亚的死亡和李家的详细信息,并且通过第三人称视角设置了很多预设。故事开头以“莉迪亚死了,却没人知道”吸引读者,并步步引领读者按照作家预设的情节去思考。通过文中不同的叙事视角的运用呈现出事件的多面性,同时这个跨族裔家庭的秘密也逐渐浮出水面。在不同叙事视角的应用下,亚裔移民生存的艰难,获得话语权的困难,维持跨族裔家庭平衡的困难等问题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关注。第四章从叙事话语层面分析自由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对建构女性叙事的重要作用。自由直接引语反映了人物的内心独白。在此种叙事策略的运用下,人物可以直接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更具有说服力和震慑力。读者能够直接走进叙述者内心,体会人物感情,这也有助于建立作者叙事权威。自由间接引语的运用则反映了作者和人物的两种声音的模糊性。无形中,作者借人物之口将自身观点不露声色地输送给读者。通过对两种叙述话语的分析,可以更加清晰地理清性别政治因素对人物命运的影响,而通过解读多元文化和种族矛盾背景下美国少数族裔的生存困境,可以引发社会对此类群体生存和成长的关注。第三部分是结论,是对全文的整理和概括。作者通过叙述声音、叙述视角、叙事话语等女性叙述策略,将种族歧视、身份迷失、家庭内部矛盾、性别歧视等主题巧妙表现出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权威,提起读者对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的兴趣。女性叙事策略的成功运用,可以引发读者对人物的同情,继而关注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关注他们为摆脱困境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