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IgA肾病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约20-30%的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会逐渐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在最新的KDIGO指南中指出,对于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治疗,仍存在发展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高风险的IgA肾病患者,应考虑给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但由于糖皮质激素的严重不良反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IgA肾病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约20-30%的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会逐渐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在最新的KDIGO指南中指出,对于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治疗,仍存在发展为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高风险的IgA肾病患者,应考虑给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但由于糖皮质激素的严重不良反应,及部分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不耐受或不接受,限制其广泛使用。昆仙胶囊是一种植物免疫抑制剂,属于新一代雷公藤复方制剂,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肾病治疗,并在相关肾脏病治疗方面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但其在IgA肾病的应用相对较少,具体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目的探讨昆仙胶囊单药在IgA肾病治疗中近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选取从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在新医一附院肾脏病医院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且24H尿蛋白为1.0--3.5g的患者63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泼尼松组(32例)和昆仙组(3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其中泼尼松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昆仙组口服昆仙胶囊。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胱抑素C、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血常规等指标变化,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尿蛋白的变化比较在治疗4周时,两组中位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为昆仙组为0.75g,泼尼松组为0.70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12周时,昆仙组在中位尿蛋白下降差值1.09g大于泼尼松组的0.89g,中位尿蛋白下降率83.61%高于泼尼松组的71.97%(P<0.05);昆仙组中位24H尿蛋白0.24g低于泼尼松组0.40g(P<0.05),两组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较治疗12周时,泼尼松组血清白蛋白(44.54±3.44)g·L-1高于昆仙组(41.68±2.52)g·L-1(P<0.05),并且泼尼松组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的(41.95±4.33)g·L-1有所升高(P<0.05),但昆仙组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血肌酐、血尿酸、血尿素、胱抑素C、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比较治疗期间血清肌酐、血尿素、胱抑素C以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在正常值范围波动;空腹血糖、血红蛋白、血尿酸水平治疗前后组内、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疗效及短期安全性对比昆仙组治疗12周后完全缓解率为64.52%明显高于泼尼松组的3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泼尼松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13%高于昆仙组的3.23%(P=0.013)。结论昆仙胶囊3个月内能明显降低IgA肾病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水平,短期疗效好,起效快,且不良反应较少,与泼尼松相比,昆仙胶囊治疗的完全缓解率更高。
其他文献
背景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Z)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是以幻觉、妄想、认知功能障碍及社会功能衰退为特征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愈后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在临床中常见,其器质性改变不明显,但脑功能活动已发生改变。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技术的发展为脑功能的非
背景酒依赖是一种慢性复杂的疾病,受遗传、表观遗传学和环境因素影响。酒依赖导致大脑中持久的细胞变化,而这些变化部分可能是由于基因表达的持续变化引起的。miRNA是基因表达的转录后调节因子,是mRNA表达的负性调节剂,并且与成瘾相关的行为有关。研究发现,大鼠过度摄取酒精后诱导miRNA表达异常,通过调节多种神经递质相关蛋白及营养因子等进而调节酒依赖的形成,并在临床或行为表征(渴求、戒断、复饮、认知损害
背景在我国,随着饮酒人群的年轻化,酒依赖的患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常规酒依赖的药物治疗主要针对戒断症状,但是酒精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尚缺乏有效的药物干预。高精度经颅直流电刺激(High-definition 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HD-tDCS)是一种无创的物理治疗手段,有研究表明可改善某些疾病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目前在酒依赖的干预中相关研究不
背景孕早期母体感染病毒会增加后代患精神分裂症和自闭症等疾病的风险,其免疫反应可能干扰胎儿正常的大脑发育,使子代出现神经病理学改变和行为学异常。Reelin在精神分裂症的病因病理学研究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在发育过程中介导神经元的正确定位、皮质板层结构形成以及调节突触的功能和可塑性。然而母体免疫激活子代重要发育阶段与Reelin及其信号通路分子之间尚无系统的研究,需进一步探索。
背景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一种连接障碍性疾病,默认网络(Default-mode Network,DMN)的功能连通性引起了许多研究人员的兴趣。但大多数的研究是基于成年人,很少有研究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Adolescent Schizophrenia,AOS)患者为研究对象去探寻DMN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FC)。目的探讨首发AOS患者DMN的FC的异常改变,分析
背景酒依赖(Alcohol dependence,AD)是一种常见且易复发的精神疾病,严重威胁个体健康、家庭幸福及社会安定,是我国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渴求是患者对酒精的心理依赖,是导致AD患者戒断后复饮的关键因素。目前,临床上尚缺乏关于酒精心理依赖的客观检测方法,对于渴求程度的评估主要采用心理量表来主观量化。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通过任务态下的脑
背景抑郁症是人群中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脑白质是负责不同脑区之间信号传导的主要连接结构,髓鞘是脑白质的重要组成成分。研究显示,抑郁模型大鼠前额叶、海马等脑区的脑白质受损,这提示脑白质可能是表征抑郁症病理变化的主要结构之一。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是一种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目前已被用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但其治疗抑郁症的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显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髓鞘及少突胶质细胞(OL)
背景癫痫是一种多病因导致的神经系统电-临床综合征,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在机体诸多生理活动乃至病理活动中都发挥着生物学作用。他汀类药物除了调脂外,还有抗氧化应激、抗炎等神经保护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还具有抗癫痫作用,然而他汀类药物治疗与IL-1β、IL-6和TNF-α水平的相关性及对大
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高血压和脑白质疏松的患病率逐年增加,然而认知功能下降成为困扰老年人的主要问题。相关研究表明,脑白质疏松是发生认知功能下降的早期信号之一,高血压合并脑白质疏松的患者,其血压昼夜节律出现异常对于患者发生认知功能损害有着很大的影响,而MMP-9与脑白质疏松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合并脑白质疏松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对认知障碍的影响,及MMP-9与认知功能
背景胆石症是指于胆道系统任何部位发生结石所引起的疾病,在我国属于常见病。根据胆结石在胆道系统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可以划分为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肝外胆管结石。不同部位的胆结石可以单独存在,也可在同一患者中同时存在。据统计,在我国胆石症患者当中,约近80%的患者其胆结石发生于胆囊内,约近10%-15%的胆囊结石患者合并有胆总管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属于胆石症中较复杂类型,容易出现梗阻性黄疸、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