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尽管近年来,随着对急性术后疼痛的认识和急性疼痛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等镇痛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术后疼痛仍是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之一。慢性术后疼痛是急性术后疼痛延续和积累的结果,其发生率高、机制不清,严重影响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急性术后疼痛向慢性术后疼痛转化的机制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可塑性引起的外周敏化和中枢敏化。在疼痛信号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是机体内、外环境与脊髓及以上中枢联结的纽带,其神经元兴奋性变化在痛觉敏化的发生中起着关键作用。DRG上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是介导其神经元动作电位的主要通道,影响着痛觉敏化的发生。其中SCN9A基因编码的Na_v1.7在DRG神经元中高表达,其激活是引发DRG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关键一步,具有放大阈下去极化电流达到动作电位阈值的特性,因而在疼痛信号的产生和传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动物实验证实在炎性痛模型、糖尿病慢性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及慢性坐骨神经结扎模型大鼠中,DRG内Na_v1.7表达上调,在外周敏化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证明:切口痛模型DRG内Na_v1.7的表达上调,参与了急性术后疼痛的痛觉敏化过程。我们推测Na_v1.7或许在慢性术后疼痛痛觉敏化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有必要对慢性术后疼痛中DRG内Na_v1.7的表达及作用进行深入研究。目的检测DRG组织内Na_v1.7通道蛋白在慢性术后疼痛大鼠痛觉敏化过程中的动态表达情况以及下调Na_v1.7的表达后大鼠术后痛觉敏化的变化,探究Na_v1.7的表达在慢性术后疼痛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1.检测慢性术后疼痛大鼠的疼痛行为学及DRG内Na_v1.7的表达。1.1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 group)和皮肤肌肉切开牵拉术模型组(SMIR group),其中SMIR组分为D3、D7、D11和D15组。建立SMIR模型,于术前(D0)和术后D1、D3、D5、D7、D9、D11、D13和D15进行疼痛行为学测试:包括机械性缩爪痛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threshold,MWT)和热刺激缩爪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1.2于D0、D3、D7、D11和D15行为学测试结束后取大鼠右侧L4-L6 DRG,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检测DRG内Na_v1.7 mRNA和蛋白的表达。2.下调DRG内Na_v1.7的表达对SMIR大鼠术后痛觉敏化的影响。2.1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 group)、皮肤肌肉切开牵拉组(SMIR group)、阴性对照慢病毒+皮肤肌肉切开牵拉组(NC-LV+SMIR group)及Nav1.7干扰慢病毒+皮肤肌肉切开牵拉组(SCN9A-RNAi-LV+SMIR group)。2.2大鼠进行鞘内置管,根据利多卡因试验鉴定置管是否成功,置管成功大鼠用于后续实验。鞘内注射SCN9A-RNAi-LV或NC-LV,大鼠恢复3天后建立SMIR模型。鉴于行为学结果显示SMIR大鼠术后TWL无明显变化,分别于术前(D0)和术后D1、D3、D5、D7、D9、D11、D13和D15进行MWT测试。2.3于术后D7和D15取大鼠右侧L4-L6 DRG,通过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鼠DRG组织内Na_v1.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Control组相比,SMIR组术后第3天大鼠MWT开始明显下降(p<0.05),持续至术后第15天(p<0.05);术后第1天至第15天大鼠的TWL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至术后第15天,大鼠L4-L6 DRG组织内Na_v1.7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且于术后第7天表达量达到最高水平。2.与NC-LV组对比,SCN9A-RNAi-LV组大鼠术后7天、15天DRG内Na_v1.7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术后第3天至第15天MWT明显恢复(p<0.05)。结论本研究中SMIR大鼠术后3天至15天DRG内Na_v1.7表达上调,提示Na_v1.7参与慢性术后疼痛的痛觉敏化过程;下调DRG内Na_v1.7的表达可缓解SMIR大鼠的痛觉敏化,提示Na_v1.7的表达与慢性术后疼痛的痛觉敏化过程相关,Na_v1.7在慢性术后疼痛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