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间的相互影响和反馈是当前世界上最受关注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气溶胶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较短,并且在空间和时间分布上变化大,多在排放源附近达到浓度峰值,因此,其污染可影响区域气象要素的短时变化。本文针对气溶胶空气污染对气象要素的影响开展相关研究。建立了适用于中国情景的分析定量评估方法和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ing Model with chemistry(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模拟和探究京津冀气溶胶污染对太阳辐射量、温度、大气边界层高度和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影响,分析了黑碳气溶胶和硫酸盐气溶胶对气象要素的影响,与美国、欧洲和印度的相关研究结果进行了横向比较,并对2010年空气污染指数与气象要素做了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如下:气溶胶污染可影响京津冀地区太阳辐射量、温度、大气边界层(Planetary boundary layer,PBL)高度以及风速等气象要素。本文利用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对2010年四个季节代表月份1、4、7、10月做了情景分析,在气溶胶污染的影响下,2010年四个季节代表月份1、4、7、10月的月均太阳辐射量分别下降18.15 W/m2、18.50W/m2、17.64 W/m2、23.15 W/m2;月均温度分别下降0.26℃、0.17℃、0.09℃、0.28℃,月均PBL高度分别下降15.36 m、21.70 m、15.48 m、29.73 m。该结果表明,气溶胶污染可降低太阳辐射量、温度、PBL高度以及风速等。与美国、欧洲和印度等地区相较,由于京津冀气溶胶污染较重,气溶胶气候效应更加显著。分析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市API月均值与气象要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这三个城市API与水汽压、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呈负相关,与气压和平均风速呈正相关。黑碳气溶胶的气候效应可造成部分地区温度上升或下降;硫酸盐气溶胶可造成温度的下降。黑碳和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使得区域太阳辐射量和PBL高度等气象要素下降。气溶胶污染较重时(PM2.5>250μg/m3),黑碳气溶胶和硫酸盐气溶胶气候效应作用更加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