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依据2008改良版NIH复发风险分级系统分类为极低危、低危的GISTs患者,复发风险低,无需术后靶向治疗。但仍有少数患者术后出现复发转移,因此本研究探讨极低危、低危GISTs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影响因素,以期对具有相对较高复发可能的极低危、低危GISTs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术后靶向治疗,改善患者预后。资料和方法:选择2011年0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R0切除的606例GISTs患者,从中筛出极低危和低危GISTs患者170例(均未服用伊马替尼治疗)。并对该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发现极低危、低危GISTs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病理影响因素。结果:1)共收集170例患者,其中极低危患者46(27.1%)例,低危患者有124(72.9%)例。其中有13(7.6%)例出现复发转移。2)在相关性分析中发现极低危、低危GISTs患者的复发转移与年龄、原发部位、直径、核分裂像、生长方式、MDM-2、p53以及Ki-67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3)肿瘤直径中位数为3.0cm(0.2cm-5.0cm),根据相关性分析结果得知直径与术后复发转移显著相关,故利用ROC曲线计算出直径最佳截断值为3.9cm。4)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极低危、低危GISTs患者在不同年龄、原发部位、直径、生长方式、核分裂像、Ki-67以及MDM-2中的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皆存在显著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MDM-2、Ki-67是影响极低危、低危GISTs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直径>3.9cm、Ki-67以及MDM-2蛋白过表达是影响极低危、低危GISTs患者术后RFS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在2008改良版NIH复发风险分级系统基础上结合上述三个因素,来判断极低危、低危GISTs患者的预后以及术后是否接受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