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翻译学是胡庚申在21世纪初提出的一种翻译理论,与至今为止的翻译理论不同,它在人文科学中运用自然科学视野,将达尔文提出的进化论中的自然选择学说套入翻译这一活动中,创新地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这一前所未有的公式。自然选择学说认为自然决定了生物的存亡,而生态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时发生着变化。在其中生存的生物也不可能不发生变化。生态环境在自身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选择一部分的生物存续,被选择到的生物也会为了不被自然所淘汰而尽其所能去适应改变的生态环境,经过努力等到完全适应的时候,就开始选择自己一生的生存方式。与此相对,在生态翻译学的概念中,翻译生态环境就是上述的生态环境,译者就是生物,译文就是该生物的生存方式。生态翻译学的成立不是凭空出世,是经过长时间发展得来的。胡庚申于2004年出版《翻译适应选择论》,提出翻译生态环境这一概念,指出译者必须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另外他还认为适应和选择这两个行为渗透在翻译活动的方方面面中,如果适应和选择不存在的话翻译活动本身都会消失。这本书的意义非常深远,其后成为了生态翻译学的前身。之后过了一段时间,2009年胡庚申明确提出翻译学应该向生态学转向,建构了生态翻译学的基本结构,生态翻译学至此正式成立。其后,胡庚申又于2013年出版了《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这一更高水准的集大成著作,由此生态翻译学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太宰治是日本昭和时代无赖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被称为“昭和文学不灭的金字塔”,他总是用他纤细、冷淡的笔触写尽一个又一个故事。《斜阳》就是其中一个。在《斜阳》中,太宰选择自身擅长的女性独白体,用女性第一人称和子的视角描写了没落贵族一家周围发生的寂寥而又充满希望的故事。本论文试运用生态翻译学比较分析《斜阳》的三个中文译本,笔者选择的译本分别为林少华译本、竺家荣译本和陈德文译本。作为论文具体的内容,笔者会试分析这三个译本中“语言维的转换”、“文化维的转换”、“交际维的转换”即译文的三维转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