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民市民化是传统农民脱胎换骨走向现代文明的过程,是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和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目标的过程,也是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和结果,也将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改革开放35年来,城市发展迅速,大量农民涌入城市,农民市民化问题显现。目前我国农民市民化的研究对象以城市农民工、城中村农民和城市郊区的农民为主体,本文重点研究的是城市郊区失地农民的市民化问题。城镇化迅速推进,城市不断向农村扩张,大量城郊农村土地被征用,城郊农民一下被抛到了城市化大潮中,他们对城市化作出了贡献,但他们却无法在城市安居乐业。在制度层面上,他们大部分已经获得了城市市民户籍,在身份上转变为“市民”;在经济层面上,他们没有稳定的收入,大部分收入略高于农村,但是城市生活成本大大提高,导致他们处于相对贫困的状态;在社会和文化心理层面上,户籍的改变并没有让他们享受到依于户籍的权利,他们对城市生活和市民身份不认同,在向市民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困难。这些问题导致他们处在城市社会的边缘,难以适应城市生活,边缘化和贫困问题始终困扰着他们。目前,这一问题亦即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和各级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和焦点。本文首先对城镇化、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市民化进行了界定,并对其相关关系进行了梳理,并以社会保障理论、社会角色理论、边际人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作为理论基础,通过对新泰市城郊某村失地农民的实地调查和对他人对失地农民现状调查的借鉴,总结了失地农民的基本现状。进而探讨了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具体从失地农民、制度与政府管理两个方面提出了可以有效促进城郊失地农民顺利转变为市民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