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国城市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行政区划调整是地方政府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空间效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常见做法。改革开放以来,行政区划在县级层面上的调整模式具体可表现为整县改市,主要包括撤县设市(增加小城市的数量)和撤县设区(扩大已有城市的规模)。城市蔓延是伴随城市化进程而衍生的副产物,其主要表现为人口密度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同时期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速度,原先集中于城市中心的社会活动向城市边缘地区转移,城市人口密度下降,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种分散、低密度和依赖公共交通的空间形态。因此由政府主导的行政区划调整是否会造成城市蔓延,则有待实证检验。本文利用2000——2004年国家实施的撤县设区改革自然准实验,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得出,撤县设区政策改革的实施不仅没有促进城市蔓延,反而显著遏制了城市蔓延趋势。且这一结果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同样显著。本文同时检验了撤县设区政策实施的动态效应,验证撤县设区对城市蔓延的遏制效应是否在长期内依旧有效,回归结果表明,撤县设区政策改革对城市蔓延的遏制作用在长期内并不显著,表明此项政策效应只是“昙花一现”并不具有可持续发展性。上述结论经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求文章结构的严谨性和理论的准确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撤县设区政策改革遏制城市蔓延的机制分析,主要从城市空间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两方面来展开。研究得出,撤并政策的实施提高了被撤并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减少了各级行政层级间的摩擦,有利于改善区域间的市场融合和资源分配等问题,释放地区间的经济潜能从而提高城市空间效率;同时实施撤县设区政策改革的城市在短期内会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使得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上升,从而体现出人口的集聚效应。本文的政策建议有:(1)行政区划调整能够消除行政壁垒、提高行政效率,进而改善资源配置效率,是提高城市空间效率的可行办法。(2)短期内在推进行政区划调整的同时,仍然需要着眼于提高城市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3)可以以行政区划调整来推动公共服务布局调整和投入调整,实现不同空间上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需要通过优质教育资源的空间布局调整来改变城市人口的分布以及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