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基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思想的反思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shioc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理论上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但在现实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发展一直从属于工业发展,处于不利的发展境地。近几年来,我国开始强调农业的经济地位,出台了大量的农业发展政策,开始将农业、农民、农村的发展问题摆在重要位置,致力于发展现代农业。  早在1964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就出版了《改造传统农业》一书,并成为发展中国家农业发展方面的一部重要著作。在《改造传统农业》中,舒尔茨否定了农业不能为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的观点,但这种农业必须是现代农业,所以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舒尔茨又指出,把传统农业改造成为现代农业的根本途径在于对农业的投资:一是对新生产要素(特别是新技术)的投资;二是对农民(劳动力)的投资。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对培养新型农民、掌握农业科学技术等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职业教育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共分为四章:  第一章:提出问题,并对国内已有关于职业教育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阐述本研究的选题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基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一书,分析传统农业的增长方式及其落后的原因,提出改造传统农业的根本途径,即投资,通过向农业新生产要素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把传统农业发展成为现代农业。  第三章:基于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的思想,阐述职业教育在引进农业新生产要素和提高农民智力中的作用。  第四章:根据职业教育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重大作用,提出职业教育应该如何发展,以更好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其他文献
学位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特别是在当今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的过程中,科技进步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和决定性因素,各国之间的
优秀教师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强有力且具有普遍性的教师教育。职前教师教育项目承担成功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等多方面素质的塑造任务。我国职前教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