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的自愿与强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发展过程,法院调解抑或受到极度重视,抑或受到限制适用,都离不开自愿与强制这一主题。通过法院调解制度发展的脉络的分析,我们发现新中国成立后直至当今,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兴衰转变过程,就是尊崇当事人意愿与注入强制性因素二者之间的博弈的过程。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法院调解制度无疑成为非诉讼解决纠纷机制中最重要的方式,然而由于缺乏相关的规定,实践中衍生了各式各样的强制手段,游离在法律禁止与允许的灰色地带之中。域外ADR的成功经验表明,当今世界各国已经普遍承认必须加强公权力对法院调解的控制,注入强制性因素已为大势所趋;法院调解自身难以避免的强制性及我国司法发展的客观需要都为强制调解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发展的空间。构建法院强制调解制度,可以考虑:适当扩张法院调解前置范围,促进案件的繁简分流;加强法官对调解的控制,提升法院解决纠纷的能力和效力;建立代替调解的决定制度,保障和巩固调解成果;赋予当事人相应的异议权,对非正当的强制予以牵制,确保强制调解制度健康有序地开展。
其他文献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最新提出的人文关怀理念。以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成功召开
摘要 进行吉林省东部玉米地膜覆盖与裸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处理比裸地处理出苗期、成熟期明显提前7、4 d。地膜覆盖处理比裸地处理产量增加3 190.85 kg/hm2,去除各处理的人工及地膜费用后,地膜覆盖处理比裸地栽培处理的产值高4 115.33元/hm2,该技术为玉米增产增收提供了技术支掌。该项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玉米的商品粮的质量,增加了售粮价格,为玉米能够安全生产且获得增产增收提
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具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因《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所引发的是否移植律师制度与陪审制度之争;第二联阶段因制定《大清新刑律草案》而引发的适用西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